第三章 學梯雲縱
蘇家在三河鎮中央,龍王廟在三河鎮偏北一隅,兩地也不算遠,自江傑離開後,甦醒、蘇情兩人繼續向龍王廟走去,說話間兩人已經來到了龍王廟外。
龍王廟本是三河鎮百姓祭奠龍王之處,修建廟宇,祈求龍王佑護,希望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多年以來,三河鎮倒也五風十雨,人們豐衣足食。
就在十年前,三河鎮連續三年澇災,莊家收成不足豐年的一半,從那時起,三河鎮的人不再拜祭龍王,龍王廟也因此破落。
龍王廟的門是一個破舊的木門,門的左右兩邊均貼著龍的畫像,龍鬚、龍身、龍爪都栩栩如生,只是由於年代久遠,畫像已經模糊不堪了。
木門半開著,甦醒緩緩的推開了門,和蘇情一道向裡面走去。
地上堆滿了大大小小的瓶罐,左上角有一個生火做飯的地方,沾滿鐵鏽的小鍋上滿是灰塵,牆角橫放著一個長長的門板,門板上放著一件破舊的被褥,這就是一個簡單的床鋪了。
床鋪上坐著一個年過五十的老者,衣衫襤褸、身形佝僂,他的頭髮已經泛白,臉上佈滿了深深的皺紋,額頭上還有一條長長的刀疤印。
此人名為孫億,聽老一輩的人說,孫億年輕的時候倒也學過一些功夫,只是,那時的他心高氣傲,不甘心一輩子待在三河鎮這個僻壤之處,立志要到外面去闖蕩一翻,想要出人頭地、幹出一番事業。
當時,鎮上的人都勸他不要出去,孫億並沒有聽從眾人的建議,最後還是毅然決然的離開了三河鎮。
孫億離開了三河鎮整整五年,五年後孫億又回來了,傷痕累累的回來了,回來時,他的右腿已經廢了。
沒有人知道孫億在離開三河鎮的五年裡到底經歷了什麼,也沒有人知道他的右腿是如何廢了的。
西祈淮州本來就多山地,淮州西南部多是崇山峻嶺,層出不窮,三河鎮饒是如此,重巖疊嶂、道路崎嶇。
沒有人知道孫億在右腿殘廢的情況下,是如何越過高山峻嶺回到三河鎮,也沒有人知道孫億歷盡千辛萬苦回到三河鎮是為了逃避江湖,還是為了落葉歸根。
眾人只知道孫億回來了,活著回來了。
孫億在離開三河鎮的那五年裡,他的屋子也被洪水沖走了,也沒有了立足之處,眾人便允許他住在龍王廟。
鎮上的人覺得他很可憐,礙於同鄉的情分,只得送些食物給他。
蘇家開著豆腐作坊,日子倒也還算過得去,再加上蘇情的父母親都是骨熱心腸之人,對孫億倒也時常接濟。
蘇情經常來此給孫億送飯,此處的情景倒也見怪不怪了,自從方才蘇情進入龍神廟的那一刻,孫億的雙眼便直直的盯著蘇情手中的飯菜。
蘇情一邊將飯菜遞給孫億,一邊說道:“億伯伯,您餓了吧,我給您送飯菜來了。”
孫億迫不及待的接過飯菜,用手大把大把的抓著往嘴裡放,此刻再也沒有什麼禮儀、文明之類的想法,甚至有幾分野蠻。
憔悴的身影是不容待見的模樣,頹廢的舉止是應對黑暗的本相,求生的慾望是最本能的動機,一切盡在不言中。
甦醒以前也到過龍王廟,也瞭解孫億的狀況,只是看看而已,從沒有多餘的想法。
此時看到孫億如此可憐的模樣,心中不由的感慨:
『原來,受到命運不公對待的何止自己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