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追回肉,孩子自殺了。
村裡那麼多孩子都去幫忙修建水庫了,只有他被留下,因此他把這次的任務看得十分的重。
可殺了那麼寶貴的牛,大家好不容易能吃一次肉,就被自己弄丟了,羞愧加上害怕被責罵,讓他不敢回去,選擇了自殺。
他不知道,那條狗叼了肉就返回了村裡養他的那戶人家家裡。
事後,當村民們回家,得知男孩給他們去送肉卻沒有見到人,那戶人家又在家裡看到了正在吃肉的狗,眾人連忙出去尋找。
只是最終找到了只有男孩的屍體。
悲劇不止這一點,殺牛的老人家因為自己讓男孩去送的肉,原本身體就不好的他沒幾天就鬱鬱而終。
養狗的那戶人家也忍痛打死了養了多年的狗。
......
雷恩聽老人講完當年的故事,也沉默了。
這是一個因為貧窮困苦造成的悲劇,好心卻帶來了壞的結果。
可怕的是這場悲劇的影響還在不斷延續。
瓦洛,在得知城外的農民們在修建水庫後,高興之餘,並不知曉後續的他將自己在馬車上見到的孩子與狗在田間追逐的畫面畫了下來,將自己的喜悅也代入了其中,創作了《田野》。
這幅畫得到了王室的賞識,因為他們認為這是在讚美他們的治理。
由於畫本身高超的技藝,加上一點點來自官方的支援,瓦洛一舉成名,從此在諸多王國受到推崇。
畫背後的故事,也以一個錯誤的版本為世人所知。
王室更加賣力的吹捧瓦洛的畫,在瓦洛畫出第二幅同等水準、以“怒”為主題的作品後,所謂的《生命》系列並且將會是三部曲的傳言突然就出現了,實際上當時瓦洛並沒有承認這一點。
於是一個自殺的孩子,從這時候開始成為了藝術界代表“喜”的符號。
鮮有人知道事情的真相。
有人是知道的。
王室做過相關調查,但顧及自己面子還有瓦洛的聲譽,他們選擇讓所有知道的人不得提及此事。
那個孩子被說成是因為先天不足病死了,在田野追逐狗的那一天是他人生最快樂的一天,他是帶著對其他人的祝福死去的。
以至於後來瓦洛大師去到那個村莊,也還是被矇在鼓裡。
另一場悲劇就從這裡開始了。
見到各個村子在水庫修建後,多數人生活質量短時間內並沒有得到多大提升,已經名聲卓著、身價不菲的瓦洛有感自己的崛起,捐獻了大筆的財款,並且是長期的。
男孩的父親起初也接受這些錢,雖然被王室禁口不能說出真相,可他這時候也清楚孩子的死跟人家無關,生活也還要繼續。
然而事態的發展讓他的內心逐漸變得不平靜。
最初男孩死的時候,村裡人很少去在他面前提及這件事,有也是安慰他。
可隨著那一筆筆錢發下來,村民們臉上多了笑容,他們開始越來越頻繁的討論那幅改變了他們生活的畫,帶著和畫的主旨一樣的笑容——對美好生活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