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塞爾斯突然被扔下,還以為是什麼,聽到報酬毫不在意的說道:“沒問題,你說要多少錢吧!”
雷恩搖了搖食指,把邦塞爾斯先前說的話還了回去:“我對錢不感興趣,我只有一個很簡單的要求。”
“什麼要求?”
“就是你必須在十二年後,把你回家之後碰到的第一件東西送給我。”
邦塞爾斯心裡一想,覺得應該沒什麼陷阱,自己回家之後碰到的第一件東西,等出去之後一個電話安排清楚,不是想碰到什麼就碰到什麼?
他甚至有點感動:盔甲怪人真是個不貪財的好人啊。
於是很爽快的答應了:“成交。不過到時候你怎麼知道我碰到的是什麼,十二年後你又怎麼來取東西呢?”
“這個你不用管,我自有辦法。”
雷恩擺了擺手,其實壓根也沒準備要東西,他只是想讓邦塞爾斯閉上嘴。
至於會不會跟故事裡一樣,邦塞爾斯回去之後剛好碰到了什麼“不好取的東西”,雷恩覺得不可能,人又不是傻子。
眼下他這方法還是不錯的,當他再次帶著邦塞爾斯上路時,對方一直在想回去該碰點什麼東西。
嘴上嘀嘀咕咕的,好像還挺糾結。
……
銅藍市。
確定了調查重心在工程背景和巴科納最後見的人身上後,伊妮德把目標轉向了巴科納失蹤前後幾天到訪銅藍市的重要人物。
她認為這件事中保密等級最高的應該是工程的內容,至於巴科納見的人,他的身份或許一開始就沒做太多的遮掩。
銅藍市的工程本身沒有問題,不然也不可能輾轉兩家建築公司之手,壞事當然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但出於一些原因,工程的主導者不希望工程的實際內容洩露,而巴科納的“失蹤”只是其中發生的一場意外。
從他的經歷看,巴科納是去“蹭”了一場會面,如果他見面的人身份保密程度極高,最起碼他那條社交動態是不應該發出來的。
伊妮德把調查重點放在了銅藍市機場上,對方乘坐公共航班的可能性雖然不大,但也比較好查,一些重要人物到訪都能在新聞上找到報導。
時間再縮短到巴科納失蹤那幾天,幾乎擁有“肉眼分析儀”的伊妮德很快就排除了這種可能。
再調查那幾天到的私人航班,意料之中的也沒有費太大的勁,對方果然沒做過多的掩蓋。
儘管是凌晨到達的,但因為需要機場這邊的配合,銅藍市的幾位領導也有到場,不少機場的地勤及其他工作人員都見到了那一天乘坐私人飛機到達的人,並且映像深刻。
人一多嘴就不嚴,更何況他們沒有接到完全禁止討論的命令,所以伊妮德稍微破費了一下便了解了那一行人的大概。
時間是巴科納釋出動態的前一天,下飛機的人除了隨行人員,還有四個。三個長相沒什麼特點,機場的員工也不認識他們是誰,但表示他們很可能是世界議會的,因為隨行的人身上有議會的標識。
剩下那個長相就很不普通了,向伊妮德透露訊息的人表示“想忘記都難”。
身材壯碩,高出旁邊人一大截,臉上的骨頭一塊一塊凸起,把皮肉都撐了起來。
伊妮德大概明白事情的全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