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既然三位皇子各抒己見,老臣倒是覺得這一次科考正好缺的是三位監考大臣,不如您將計就計,從他們推舉的人中各選一個作為最終的主考官,這樣他們三方勢力的人既可以互相監視又可以各自警惕不會漏出錯端被其他的人抓住。這樣倒也不失為一個一施兩計的法子。”一位鬍子花白了的老臣很是恭敬的對皇上說道。
皇帝聽聞此話,甚是覺得有理,然後很是贊同的點了點頭。
“皇上,微臣也覺得李大臣的法子說的的確是極其的好,如若當真這樣子辦,想必朝中百官們肯定也不會覺得你心中偏幫了誰,對於三位皇子的勢力,在朝中也的確是一個很不錯的制衡,的確是最好的法子了。”另外一個留著黑色鬍鬚的大臣說道。
皇帝立刻點頭,隨後同意了他們幾人的提議。
“好,朕決定了,這件事就這麼定下吧,從他們今晨在早朝上推舉的人中各選一個作為科考的監考官,這樣朕也算是省了一樁子心事了。就讓他們互相制衡,互相監督,的確是上策。”皇上一副舒心的樣子笑了起來,順手摸了摸下巴上那撮短短的鬍鬚。
翌日早朝,皇上在聽完了那些大臣們稟報的要務之後,便開口說出了他昨日決定的事情。
“朕決定了,科考的監考大臣就由七皇子和太子,還有三皇子你們三人,各自推舉的一位大臣來擔任。”皇上面色很是平靜的對殿中的文武百官們講到。
此話畢,百官們立刻發出一陣吵吵哄哄的聲音來,隨即大家都互相對視了一眼,眼中都有各色的神采流露出來。
太子和七皇子面上也都是高興的神色,想到自己身邊得力的大臣到時候能夠當選,都十分的高興也對皇上的決定很是滿意。
拓跋恆面色很是平靜的看著殿上的那人,這個結果對他來說,即是好的也是壞的。
皇上這明面上是十分賞面子的讓昨日在朝上爭論不休的三方勢力各自給出一個人選,看起來是與世不爭,誰的顏面都沒有得罪的樣子。實則,皇上這分明已經對他們三方的勢力起了疑心,所以這才找來三方的勢力,各自均衡對方的力量以求達到勢均力敵的效果。
雖然同時都中選了,但是三方勢力的人卻是都不能對科考之事隨意的動手腳了,若是有一方的大臣在科考中動了手腳,那麼其他的兩方勢力肯定會發現並且在神不知鬼不覺的情況下被稟報給皇帝,這樣子的結果很是簡單,到了最後,只怕是會落一個什麼也不是的結局。
拓跋恆不由得在心中暗自歎服了一聲皇帝的妙計,心中又信服幾分。
早朝很快便結束了,隨後太子吩咐自己的心腹大臣們去了自己的太子府中,商討最後由誰代表太子選舉的人選去充當監考官一職。
兵部尚書張大人對這監考一職很是感興趣,於是他主動便開口說道:“老夫已經很久沒有參加過科舉之事,正巧這一次,老夫願意代太子殿下親自去那考場監考。”
一旁的齊大人聽了這話,面上是立馬不服氣的神色。
“張大人!做什麼事都得有個先來後到吧!昨日太子殿下可是在那金鑾殿上推舉的我,如若你就這麼搶了去,那麼我這個御史大臣的面子又要往哪兒去擺呢!?”齊御史大臣很是不悅的對那張大人說道。
張大人一聽這話,頓時面色便難看了起來。
向來這張大人都是一個十分厲害的主,官職一路以來也都是靠著太子殿下的提拔上來的,為人做事未免心高氣傲,不僅如此,他還十分的好面子,所以凡是有面子的活他都願意給自己招攬,正所謂官做著做著就大了的道理,他也覺得時常能在百官面前出彩的機會最是要好的,只要能多出幾次彩漸漸的在百官們面前熟悉了,漸漸的自己的名氣便會大了起來。
“我奉勸你,我身為兵部尚書身在要職,比起你來,坐上這監考官更是會體現的太子殿下德才兼備,選出的人能襯托他的面子,而你,區區一個小官怎麼也敢跟我爭搶這職位?”張尚書一臉得意忘形的樣子,雙手蜷在袖中,那吝嗇的一雙小眼睛死死的瞪著身邊站著的御史大臣。
頓時齊大人臉色頓時便難看了幾分。
“張大人,你不要得理不饒人!一切都得是太子決定,沒有太子的發話,你一個人說了也算不得什麼!”齊御史一臉生氣的表情怒叱著那張尚書大人道。
頓時之間,張大人怒不可遏的瞪向了這邊的齊大人,他從來還沒有被一個御史官員如此的威脅過,頓時覺得實在是臊得慌,但是他卻也不甘就這麼被人戲弄。
乾脆,他便伸出手來一把揪住了面前那一副囂張神色的齊大人的衣領。
“你說什麼!?有本事再說一遍?!”張大人極其的不悅,伸手揪著齊大人,兩人好似想就此地來打上一架一般。
齊大人也不甘示弱,兩個人的身子僵直的繃著,戰火隨即而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