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王府小王爺邵昊來到了北疆。邵昊比賀王聰明多了。
一到北疆,邵昊並沒有急於和蒙國皇帝聯絡,而是先和將士們打成一片。
隨後邵昊就開始了逐步的,不顯山露水的削弱人馬,先安撫一些多年的將領,給他們足夠的銀兩讓他們解甲歸田,這些將領鎮守北疆多年,也開始厭倦了枯燥無味的軍營,能領到足夠的銀兩回到家鄉和家人團聚,也是滿心歡喜。
而那些重要的將領,邵昊也是關懷備至,願走願留都是好生相待,決不強求。
很快,北疆的將士對這位賀王府的小王爺都有了好感,
慢慢北疆將士對邵昊也沒有了戒備心理。邵昊才打著看望姐姐的名義來到了蒙國。
大郡主和弟弟相逢,自然心中歡喜。
她告訴小王爺,蒙國皇后性格豪爽,能騎善戰,很少在宮裡,所以蒙國的後宮並沒有多少勾心鬥角的宮鬥。
大郡主雖然沒有傾國傾城的容貌。卻也白皙清秀,比起蒙國那些面板粗糙的女人也算是秀色可佳了,所以也深得蒙國皇帝的寵愛,大郡主知足她的現狀。
小王爺看姐姐過得還好,才放心和蒙國皇帝見面。
蒙國皇帝說道,“你們只要幫我收復北疆這裡的大片土地,吞併這裡各小國,我一定會幫你們賀王府在京城稱帝,條件是賀王府稱帝后必須每年給蒙國進貢。”
小王爺邵昊同意並答應條件,但要從長計議,不能急於求成,以免引起朝廷懷疑。
邵昊和蒙國皇帝談妥後回到軍營開始計劃叛亂。
蒙國皇帝親自領兵,率領蒙國所有人馬,分成多個部分,打出北疆臨界多個小國的旗子,攻打北疆。
北疆將士毫無防備,被這突如其來的陣勢搞得慌亂不堪。再加上邵昊已經把大部分老一點的將領都解散歸鄉,剩下大部分都是沒有作戰經驗的新將士,北疆城牆上一片混亂。
邵昊並不指揮將士,而是自己衝在前面假意和蒙國人馬拼死奮戰。
很快,北疆將士敗下陣來,邵昊捂著自己故意砍傷自己的傷口,領著殘兵敗將退出了北疆的城池,北疆失手。
京城收到役使傳來邵昊的急信,信中說,蒙國和各小國聯手,發起突然襲擊,而我方將士又多年老體弱,所以造成雙方實力相差懸殊,最後敗陣失城,危在旦夕,請求京城援軍全力支援。
皇上看到書信是大驚失色。急忙找來大臣商議應對。
賀王更是心急如焚,奏本皇上趕緊調集所有人馬前去支援,奪回北疆。
瓊王卻心裡奇怪,蒙國皇帝一向野心勃勃,貪得無厭,欺弱霸凌,到處侵佔弱小國家,不得人心。那些小國都很他入骨,怎麼可能會和他聯手來得罪我們這個大國。
皇上看瓊王不說話,便說道,“瓊王,你可率領京城所有人馬前去支援。”
“皇上,我去迎戰可以,但是調集京城所有人馬,京城沒有人馬防守,萬一蒙國掉頭攻打京城,倘若京城失手,我們要北疆何用。”
賀王聽瓊王說完,大怒,說道,“瓊王,你掌管兵權,北疆將士不堪一擊,你有失職,現在又見死不救,你是何居心。”
瓊王回懟道,“賀王,我三次平定北疆,沒有一次見過北疆將士不堪一擊,輪到你們賀王府出征,怎麼就不堪一擊了。”
皇上急忙說到,“哎呀,現在不是抬槓的時候,還是快想辦法奪回北疆吧。”
“皇上,北疆一直是重兵把守,都被擊敗,我們去少了人馬,也是白白送死。去多了,又恐他們反手攻打京城,所以我們現在只有按兵不動,以靜觀其變。”
聶天誠和其他大將也贊同瓊王的建議,皇上只得再議。
聶天誠和樹兒一起回到瓊王府商議。瓊王說道,“蒙國一定是打著別國的旗子,虛張聲勢,可是為什麼北疆明明是重兵把手,卻不堪一擊。”
秋尋走過來說道,“這有什麼稀奇的,元帥要想打勝仗不容易,想打敗仗還不是容易的很嗎?”
“不會吧。”聶天誠說道,“小王爺年少氣傲,好大喜功,怎麼可能故意打敗仗。”
“當然他不想打敗仗。”秋尋說道,“他是為了拿朝廷的敗仗換取賀王府的勝仗。”
“王妃這話怎講?”聶天誠問道。
“這還不明白。”瓊王說道,“他是在和蒙國內外勾結,故意失手北疆,再調集京城人馬全力支援,等我們到了北疆,北疆也就是一座空城了,他們再反手攻打京城,京城失手,我們守著個北疆有什麼用?”
“啊,原來是這樣,那我們怎麼辦?”樹兒問道,“按兵不動嗎?”
“不,邵昊以為,我們去收復北疆,就會和蒙國人馬交戰,他就可以殺回京城拿下皇位,他真以為蒙國只是想要北疆這塊地方,他太小看蒙國皇帝了。”秋尋繼續說道,“等邵昊回京城,不等他坐穩皇位,蒙國皇帝就把他的人頭掛城牆上了。”
王妃的話讓三個人茅塞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