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楨作為渤海人,又中過進士,上前投奔,高永昌雖然也重用了他。
但是像高永昌這樣見識短淺的軍頭,又怎麼可能會聽從高楨那些遠期謀劃,逆耳的忠言?
這亦讓高楨甚是心灰意冷,覺得高永昌這廝就是一個蠢貨,這大元國,必然不能在這戰火紛飛的遼東之地久存。
而作為大宋皇城司的得力幹探,何智自然也是知曉了這位高楨頗有才略膽識,刻意結交。
最後更是說動了高楨願意棄暗投明,與他一同為大宋效命。
當飽讀詩書的高楨驚喜地發現,自己居然可以投奔大宋這樣的最為重視讀書人的強大國度。
而不需要去投奔那些蠻夷以求自保,高楨就決定與那何智繫結在了一起。
“看,你們看那邊,那應該是宋國的船隻來了……”
伴隨著呼喊聲,何智等一干大元國大臣,齊齊舉目望去。
看到了那一艘艘猶如巨大的山巒般的鉅艦,開始映入視線之時,一干元國計程車卒,甚至臉上都露出了恐懼之色。
“這,便是大宋國的戰艦,如山之巍峨,何其壯也……”
#####
當大元國那些披著簡陋的盔甲,握著那些質量低劣武器的大元國將士們。
眼睜睜地看著那艘讓整個碼頭都佔據的鉅艦上,走下來的那些全副武裝,一水的錚亮鐵甲的大宋精銳。
邁著整齊而又昂揚的步伐,越過了那簡易的碼頭,快步朝著岸上行來。
而劉法這位主將,並沒有第一時間上馬,而是朝著那些迎面而來的大元國臣工快步而去。
而那些大宋精銳步卒們紛快步登岸之後,警惕地注視著那些駐足於不遠處的兩千元國將士。
劉法與那何智為首的一干元國官吏一番寒暄,何智的身份,他在來到這辰州之前就已經知曉。
而此番劉法的到來,不光是率領精銳兵馬抵達,還特地給何智帶來了一份厚禮。
兩千張弓,一萬杆長予,還有三百領鐵甲,一千領皮甲。
有了這麼些好東西,相信大元天子,肯定會覺得能與大宋交道,是他最為正確的選擇。
高楨這位治民之官,則會繼續留在這裡,配合宋軍掌控這辰州之地,安撫辰州百姓。
劉法打量著不遠處的辰州城,還有這片遼闊的原野,內心亦是分外的唏噓。
這片土地上,經歷了無數的歲月,終於有大宋的軍人踏足。
這一次,自己既然來了,這裡,就休想再脫離大宋的統治。
一隊隊的大宋精銳開始向著那辰州城快速移動,而在同一時刻,已經在那大淡馬島經過了補給的運輸船隊,已經啟航。
正朝著這辰州快速行來,那支船隊上,有著過萬的扶桑島勞工,還有大量的優質火山灰水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