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傳說雖然有誇大的地方,但部分還是現實的,故事中的樵翁說,商末的時候,蘇溪出了一條惡龍為禍,有天尊下凡將那惡龍收了,而且還留下一顆神樹種子定住湧動的地脈。
神樹種子,這讓蘇航瞬間就想到了棕樹坡的那棵大棕樹,那棵棕樹雖然露在地面上的部分並不算很大,但是地下部分卻是巨大無比,如果要說神樹,蘇溪村方圓幾十裡,恐怕只有那棵棕樹算得上了。
商末到現在,三千多年光陰,如果那棵棕樹真是什麼天尊留下的樹種,存活到現在,能長到那麼大也不足為奇。
蘇航的心中有一種預感,棕樹坡的那棵大樹,乃至那座傳送陣,怕就是出自這個故事了。
其它人看完鄉志上的記述,也是頗有同感。
“這個天尊是什麼人物?”秦詩語指著書上的天尊二字,有些疑惑的道。
眾人都搖頭表示不解,書上只是提到有這麼一個人,但是這人是什麼身份,並沒有半點提及。
“商末,已經算是上古了,那時候大神通者遍地都是,能以天尊稱的,必定不是什麼普通人物,如果這鄉志中的記述屬實,這位天尊有降龍的本事,其能力簡直不敢想象。”薛萱道。
蘇航贊同的點了點頭,那個年代,華夏這片大地上,絕對是遍地開花,如今華夏所信仰的滿天神佛,大多都是出自哪個年代,但是,在周厲王之前,並沒有確切的編年體史料流傳下來,關於之前的歷史,也僅僅只是故事而已。
學過初中歷史的都知道,華夏有確切紀年的歷史開端,是被稱為共和元年的公元前841年,從那時候開始,華夏才有確切的按照年月日梳理下來的史書。
前841年以前的紀年就沒有記載了麼?
有,漢代司馬遷說過,華夏自黃帝時代以來都有確切的紀年,但不同的資料說法也有所不同,真實的歷史紀年沒法確定,於是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司馬遷沒有把它們記錄下來。
隨著歷史的演進,那些有著公元前841年以前的紀年的珍貴史料漸漸湮沒失傳了,流傳下來最早的年表就只有史記的十二諸侯年表了,因此便取公元前841年作為華夏有確切紀年的歷史的開端。
所以,現在想查商末的歷史,幾乎是別想了,唯一能有參考價值的,唯有那些口口相傳下來的故事、傳說,還有一些考古的慢慢發掘。
“大家再仔細的看一遍,看看有沒有提到這位天尊的。”蘇航道了一句,拿起鄉志,從頭開始捋,專門找書中‘天尊’二字。
這鄉志是從西漢開始的,雖然記述的人事並沒有近代的多,而且相隔商末有上千年,但如果蘇溪當地真出現過這樣一尊大仙,或許會有信仰留下,影響後世,說不定會有記述。
一群人,忙活到晚上,把那二十幾本鄉志翻了個遍,令蘇航感到可惜的是,並沒有隻言片語的發現,更沒有提到什麼天尊的。
“算了,以後再慢慢查吧。”
晚飯已經上了桌,老媽在叫吃飯了,蘇航揉了揉太陽穴,將鄉志都收了起來,雖然忙活了一下午,但也並不算是一無所獲,至少發現了點蛛絲馬跡,有了懷疑的物件。
之所以查那個傳送陣的來歷,完全是出於好奇,大家都想知道,那玩意兒是什麼人留下的,傳送陣的那頭又是什麼地方。
……
——
晚飯很豐盛,十多個人,坐了兩張桌子,可以說是熱火朝天,比過年都還熱鬧。
飯桌上,少不了談論白天遇到的稀奇事,挖竹鼠挖到一處古遺蹟,這的確算是稀奇的了。
喝多了就愛吹牛,身為生產隊長,思想覺悟高,蘇有治說要通知縣裡的文物局來勘察一下,指不定能發掘出什麼古文明的遺蹟來,那樣的話,蘇溪可就出名了。
這事,當然被蘇航給攔了下來,找文物局來發掘,那不是扯淡麼?萬一把那傳送陣給毀了可咋辦?
確切的說,不是萬一,那些人一來,百分之百得把那傳送陣毀了,指不定還得把傳送陣的陣法基石給刨回去研究。
還沒有搞清楚傳送陣的來歷,蘇航可不想讓它被人給糟蹋了。
雖然酒桌上蘇有治答應不往文物局通報,不過,蘇航依舊不太放心,覺得自己應該做點什麼。
晚飯後就出門上了山,準備在那林子里布一個迷陣,將那片傳送陣所在的區域給護起來,免得有村裡人誤入。
這世上可沒有不透風的牆,也沒有絕對的秘密,雖然這地方偏僻,一般情況下都是人跡罕至,但要是村裡人知道這下面有東西,怕不是都得巴巴的跑來瞧熱鬧,更有甚者要是三人成虎,以為裡面有什麼寶貝,少不了有人以身犯險。
一個小迷陣,對現在的蘇航來說,並不算什麼,有薛奇那小子在旁邊甘願驅使,半個小時便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