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維快步回到堂上,又添了一盞燈,將地圖照得更亮,迅速找到了九牧亭的位置。
九牧亭在仙霞亭南六十餘里,是進入仙霞山後的第一個亭,也是幾條支路的匯聚點。
曹纂到達九牧亭後,可能選擇繼續走官道,強行突破仙霞亭,也可能避實就虛,選擇其他的小路,避免正面衝突。不管他選擇哪條路,出山之後,他都將面對吳軍郡縣士卒的堵截,區別只在於哪個縣。
姜維更希望親自截住曹纂。只有如此,他才有可能劫走曹苗。
“出發,去九牧亭。”
匆匆趕來的兩個隊率聽完,面面相覷。“現在?”
姜維鄭重其事的點點頭。“事不宜遲,就是現在,天亮之前務必趕到九牧亭。”
兩個隊率目瞪口呆,用看白痴的目光看著姜維。夜間行動也就罷了,要趕六十里路前去迎敵,而不是在仙霞亭以逸待勞,等曹纂主動上門,這是什麼戰術?
防止曹纂太累了,自己優勢太明顯,所以要主動迎上去?
姜維沒有和他們解釋的打算。他知道這些虎步兵們都不服他,覺得他就是得到了丞相的青睞,這才平步青雲。解釋沒有意義,戰績才是。等他擒住曹苗,送往成都,人皆有賞,所有的懷疑自然煙消雲散。
姜維下達了軍令,兩個隊率不敢違抗,只得領命,各自叫起所屬的虎步營,向九牧亭出發。
姜維一邊命隨身親衛準備,一邊請來了仙霞亭的亭長,交待了一些事情。
半個時辰後,姜維率部離開了仙霞亭,直奔九牧亭而去。
凌明時分,姜維到達九牧亭北十里。
深夜行軍,地形陌生,不可避免地影響了士氣,也影響了行軍速度,姜維心情很不好。
虎步兵們的心情也很不好。一夜之間急行五十餘里,而且是山路,即使虎步兵是蜀漢精銳,又以擅長山地作戰著稱,還是累得東倒西歪,不少士卒心懷怨氣,將姜維的女性親屬問候了個遍。
不少人甚至覺得,姜維不把他們當人看,把他們當野獸。
聽著隊伍中嘰嘰喳喳的聲音,姜維一言不發,不予理會。
坐在戰馬上,他看到了遠處九牧亭方向的煙氣。稍一猶豫之後,他就辨別出那不是清晨的炊煙,而是作戰時燒著了建築引發的煙火。九牧亭在山裡,木材少而竹材多,大部分房屋都是竹製的,很容易燃燒。
姜維立刻派兩名騎士前去九牧亭偵察,同時命令所有人做好戰鬥準備。
一聲令下,剛剛還滿腹怨氣的虎步兵們立刻進入戰鬥狀態,刀出鞘,箭上弦,盾牌面向兩側,隨時準備迎接箭雨襲擊。
——
曹纂伏在一旁的竹林裡,看著全神戒備的虎步兵們,暗自讚了一聲。
不愧是蜀漢精銳,不愧是諸葛亮看中的人,這份警惕就值得稱讚。如果姜維稍微大意一些,只顧著趕往九牧亭,他只要一聲令下,一波急射就能重創他們。
現在,他只能看著姜維經過。
一夜之間急行軍九十里,所有人都累得不行,偷襲或許有幾分勝算,纏鬥必敗無疑。
他親眼看到了,蜀軍身上的甲冑、手裡的戰刀都堪稱精良,一對一的較量,他的部下未必是這些虎步兵的對手,何況他的兵力還不如姜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