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聲轟鳴。
眾人震撼於傅調對於《圖畫展覽會》的描繪。
這一首作品如果單純從技巧難度上而言,其實並不困難,鋼琴之王霍洛維茨曾經演奏這一首作品的時候,還直接噴這一首作品最為困難的部分太過於簡單,因此專門給其加了一段花,變成他的魔改版本。
可是,這一首作品在詮釋上,難度非常高。
音樂需要有畫面感。
需要能夠讓你在聽到音樂的時候,腦袋裡能夠有那麼一種類似的感覺,知道演奏者想要表達什麼。
知道作曲家想要表達什麼。
這個困難程度便高上了太多太多。
特別是和其他的作品而言,困難程度要高上不止一籌。
畢竟幾乎沒有什麼作品是以描繪畫面作為自己主要演奏方向的。
大家更多的是描繪一個感覺。
而現在,傅調做到了。
他不僅演奏出了莫索爾斯基《圖畫展覽會》的全部內容以及各種細節,更將作品之中所想要展現出來的感覺也描繪的淋漓盡致。
這根本不是技巧上的內容。
而是……
音樂性上的內容。
眾人震撼於傅調在音樂性上的詮釋,驚訝於傅調居然能夠如同手術刀一般精準地切開音樂的脈搏,將音樂之中的一切細節展現在所有人的面前。
不過音樂會並沒有結束。
音樂廳內掌聲逐漸減緩,傅調的手指再次落在鋼琴鍵盤之上。
他這一次是要演奏兩個45分鐘,共計一個半小時的音樂會。
剛剛的一首莫索爾斯基的《圖畫展覽會》已經過去了整整半個多小時,剩下來的十來分鐘,傅調便直接分配給了一首簡單的勃拉姆斯作品。
他本來是想要演奏肖邦來著,畢竟肖邦是他作為新晉音樂家的本錢,是錨點。
不過因為是在德意志這邊演奏,上下半場都需要一位德意志作曲家坐鎮。
因此,傅調想了許久後,便將之前他演奏過的勃拉姆斯狂想曲給拿了出來。
依舊是相同的配方,依舊是相同的味道。
極強的手指控制能力以及音樂性和個人特色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
讓音樂除了音樂本身的味道之外,還多了許多傅調獨有的感覺。
你找不到任何的錯誤,你所能感受到的只有傅調強大的個人實力以及無與倫比的個人魅力。
不愧是傅調。
果然還得是傅調。
在這樣的一首勃拉姆斯結束後,音樂終於得到了停歇。
眾人掌聲轟鳴,在這樣的掌聲下,傅調起身對著眾人微微鞠躬,感謝眾人的聆聽後,先行回到了後臺,接過後臺工作人員遞過來的水與毛巾,開始擦拭起額頭。
眾人也在這樣的掌聲中逐漸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