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浮屠緩緩從金騎兵隊伍中踱出,風輕雲淡的樣子。
林逸飛判斷失誤,皺眉道,“他們看起來並不準備立即衝鋒。”
完顏烈並沒有譏諷,同樣在皺眉。
二人當年決戰朱仙鎮,是以均未參與此役,對於潁昌之戰的經過均是靠從歷史記載中獲取。不過二人因為了解交戰雙方,對交戰的過程多少了然。
金人和岳家軍交戰多年,彼此早就知根知底,金兀朮勝在他得到大金國的傾力支援,岳飛勝在於兵將一心。金人優勢是馬快,岳家人的優勢是弩硬。
雙方兵種的不同,決定著雙方的交手模式沒有太大的變化。
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在實力相差不大的情況下,最終決定彼此勝負的,更多是因為雙方對命令的執行程度,意志的堅持還有勇氣和信心!
從這點來看,岳家軍再度佔優。
以林逸飛、完顏烈的認知,知道鐵浮屠勝在“如牆而進”,幾乎如推土機般碾壓對手,既然如此,每次鐵浮屠衝鋒,速度是必不可少的。
可這一次鐵浮屠如同度假般的表現,倒讓完顏烈、林逸飛均有點摸不到頭腦。
在看到鐵浮屠出陣的那一刻,岳家軍再度靜默,那不是畏懼,而是一種警戒。
沈約甚至看得到有人在前方盾牌的掩映下悄然上前,那些人手上或拎著大斧,或拎著一種長刀。
那種長刀的刀柄極長,刀刃鋒利,沈約望見那長刀,就想到這種長刀揮舞起來的威力,知道是為了砍馬腿而用,這刀應該就是林逸飛所說的麻扎刀了。
“鐵浮屠靈活了一些。”完顏烈突然道。
林逸飛同時點頭,“鐵浮屠去了皮索連線。”
二人均知道鐵浮屠是三騎為一單元,互相以皮索連線,三騎同進同退,如牆而進。這種威力在古代戰場上好似小型坦克一樣,造成的殺傷不言而喻。
可如今的鐵浮屠去掉了繩索?
金人陣營再度擊鼓。
剎那間,竟有四道飛塵激起,向岳家軍中軍衝去。
除左右拐子馬外,金人正面又衝出兩隊騎兵,足有五千之眾。
這幾乎是金騎能出動的極限!
金騎雖有三萬之多,但人多不意味著能一起上,面對岳家軍的收縮陣型,金騎兵太多人上前,反倒會彼此牽制。
“金兀朮似乎決定最後一戰,他派的是生力軍!”林逸飛立即判斷道。他不但是岳飛帳下最勇猛的那個,同樣極富謀略,知道數十回合下來,交戰雙方早就將兵力輪番呼叫了多次,以期發揮最強的戰鬥力。
如今衝鋒在前的金騎兵勇猛不減,顯然是金兀朮留下的生力軍。
嶽銀瓶同樣率遊奕軍飆出,她的目標仍舊是擊退進犯的一隊柺子軍!
術業有專攻!
多年的生死打磨,讓岳家軍在出戰前,每一人,每部分兵力都如一臺精密機器的零件般——沒有閒置,均要發揮在內的作用。
柺子馬極為靈活,領兵之將亦是少有的高手,一直在等她犯錯,她嶽銀瓶不但和對方的領軍人物鬥勇,還在鬥志。
金人騎兵如同錢塘江潮水,初看只是江水微瀾,下一刻已成捲浪洶湧翻滾,等到要到了岳家軍之前時,終變驚濤駭浪拍來。
岳家軍卻如長河大堤般紋絲未動,直到聽到一聲號令後這才扣動弩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