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宣兒聽到慧遠讚許,卻沒絲毫自得,「我只是想得到,高僧卻是證得到,其實高僧所行,反倒更讓我欽佩。」
這聽起來很奇特,世事卻多是如此境況。愛因斯坦豈不是早想到了引力波,世人卻要在多年以後,才能觀測到引力波?
理可頓悟,事需漸除。
你理解了,不意味著你可以立即做到,但世人多將其混為一談,以為自己知道就是理解、理解就是證悟,是以沒事就說自己大徹大悟了。
但傳授仁義道德的人未見得可以做到仁義道德,不懂仁義道德的人卻可能是個道德標兵。
仁義道德如此,理亦如此。
慧遠聽聞葉宣兒所言,再念佛號,「施主既有此心,如何不行?」他倒是念念向善,可說是苦口婆心。
葉宣兒默然片刻,「多謝高僧提醒。」看向天子基,葉宣兒感慨道,「若是以往,我實在有太多不做的理由,可到如今,我對進入天子基著實很有期待。但萬事有緣,尚需緣至方可結果。」
慧遠微笑點頭,他聽懂葉宣兒的意思——等到眼下因緣了結,葉宣兒定有抉擇
輕嘆一口氣,葉宣兒再道,「天生聰明的人因為燈罩薄,相反,那些異常愚痴的人,是因為燈罩完全擋住了燈泡的光亮,才讓那些人一輩子處於懵懂迷惑之中。」
琴絲亦嘆,「迄今為止,你說的和我要說的並不二致。」
葉宣兒看了暖玉一眼,「人臨終、或假死的那一刻,燈罩失去了作用?因此……光芒去除了遮掩,藉助靈明點的光芒,這才讓世人臨終時能清楚的看到自己的一生?」
琴絲打斷道,「在我看來,其中的作用機理,並非那麼簡單。」
葉宣兒立即道,「我等洗耳恭聽。」隨即補充道,「暗界的人,都在等著高見。」
琴絲髮倒提問,「有的世人燈罩薄弱,臨終能看到自己的一生,那這一生當然有記載的的地方?」
葉宣兒想當然的點頭。
「那人之一生的經過究竟記載在哪裡?」琴絲問道。
葉宣兒毫不猶豫,「當然是在身軀內!燈罩上!或者應該說,是在人的大腦中。」
暖玉卻露出猶豫之意。
琴絲見狀問道,「暖玉,你不這麼認為?」
暖玉遲疑下,「葉宣兒說的好像沒有問題,但根據某些記錄表明,人在七七之日還會有意識出現,不然各種宗教也不會有頭七,七七的招魂、超度日的說法。」
很多宗教的起源或許是正確的,但和歷來正確般,都被別有用心之人改的面目全非。
葉宣兒立即意識到問題所在,「人在臨終時,還可說靈明點和軀體有著聯絡,接受到記錄一生的資料,然後自動重演。但人死亡後,肯定檢測不到腦活動了,很多時候,腦死亡才被認定是真正的死亡。」說著看了暖玉一眼,因為知道暖玉是這方面的行家。
暖玉點頭道,「腦死亡後,就如電腦當機,靈明點自然無法再和大腦取得聯絡。而在四十九日內,卻的確有某種真正的還魂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