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葉壞的提議下,崇禎準備丈量天下土地,採取以土地多寡來徵稅,而不是按戶徵稅。
這就是要動天下地主的蛋糕,要與天下地主為敵。
在葉壞所穿梭的這個明末世界,大明朝並沒有完成稅制的改革!
天下大部分土地,都掌握在地主手中。
普通的百姓只只掌握不足2成土地,而且,大都還是貧瘠的。TV手機端/
現在,大明的稅制是按戶徵稅,一個大地主家族數百口人算一戶,上繳的稅賦與一戶幾口人普通百姓上繳的稅收是一樣的。
另外,有些佔據大量土地的功勳封爵權貴大地主,還可以免徵稅收。
這就造成,只佔天下不足2成土地的百姓,要上繳國庫99的稅賦,而佔據天下超8成良田沃野的大地主和權貴階層,只上繳不足1的稅收。
另外,因為後金進攻遼東、國內百姓造反等,使得軍費不足,大明朝廷加徵的“遼餉”、“練餉”等,皆是加派普通百姓頭上。
如此這般,使得普通百姓不堪重負,造反的造反,逃荒的逃荒。
許多百姓即便光景好的念頭,都要餓肚子;更別提光景不好的時候了。
為了交上稅銀,他們不得不賣兒賣女。
而地主階層,則是攫取了大量利益,但承擔的責任,卻是少之又少。
現在,大明朝最大的弊端之一,便是這不合理的土地稅制。
明朝重農抑商,商業稅是沒有的。
朝廷主要的收入,就是從佔據不到2成土地的普通老百姓身上,徵收的稅銀。
前次,葉壞誅殺悼懷王、嚴嵩一系,抄家獲得大量銀兩,因為戰爭,崇禎已經花完了。
現在,又需要銀兩了。
葉壞將從後金帶回來的銀兩中,拿出1000萬兩衝入國庫,這可以暫時解決大明朝廷的錢荒問題。
但是,這只是治標不治本。
想要根本解決大明朝財政困難的癥結,其中最重要的一點便是改革土地稅制。
丈量天下所有土地,統計在冊,以後土地稅不按照戶收,也不按照人口收,而是按照土地多寡、肥沃貧瘠進行徵收。
土地多、肥沃者徵稅多;土地少、貧瘠者徵稅少。
如此不但能大增國庫的土地稅收,而且還能大大減輕普通百姓負擔,使得百姓不會去造反,緩解國內矛盾。
百姓造反、農民起義,都是被逼的。
現在,稅負大降,百姓們都能吃飽肚子了,不需要賣兒賣女,誰他嗎還去造反,除非是腦子有病。
不過,丈量天下土地,按土地多寡徵稅,這會得罪另外一批人大明朝的地主階層。
不過這次,崇禎是鐵了心要改革了。
若是不改革,大明朝遲早要亡!
此事,由儲君葉壞牽頭為正督辦,內閣首輔張居正大人為副督辦。
葉壞做正職其實多是象徵意義,體現出崇禎皇帝對此事的高度重視,由儲君牽頭。
而且,這儲君最近還是立下不世大功勳,滅掉後金,名揚天下的葉壞。
實際的操作者,還是內閣首輔張居正。
事情就這麼定下來了。
崇禎準備第二日早朝,當朝向百官、向天下宣佈此事。
……
回到東宮,時間已經有些遲了。
嬌美的太子妃周蓉雨和董小宛兩女,已經在寢宮中等候葉壞歸來。
今夜,由兩女侍寢。
葉壞舒舒服服的洗了個澡,前去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