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這幾年國內的商運發達,走商兩廣、雲南的商人不在少數,來往之間,這些訊息就傳了開來。
“既然兵禍不小,何不早早報與陛下知曉。”
愚蠢!
王謙心裡很是失望:“你覺得,陛下想現在接見他們嗎?”
看到胡嗣宗納悶,王謙嘆了口氣。
“博淵啊,這做臣子的,腦子要活泛,你現在是通政司左通政,署理我大明兩京一十三省的政令往來,天下之事你都要簡在心中,你不能亂,你亂了,政就亂了。
等你將來若是高升六部、柄國輔政,就更要學會從每件事情上分析出一些別人看不到的資訊情報,只有你懂別人不懂,才能顯示出你的智慧,你才能步步高昇。”
王謙的話說的胡嗣宗一頭霧水,但胡嗣宗也不全傻,知道王謙這麼做一定是有深意的,所以便踏踏實實坐下來,蹙眉苦想。
安南正鬧兵亂,這時候派使團入京,為了什麼?
想都不用想,當然是來求援的。
王謙方才問,皇帝想現在接見嗎?意思就是見當然要見,但不是現在!
當年平亂安南,誅胡季犁後,大明便撤軍雲南,皇帝的心思沒人明白,現在仔細咂摸一下,胡嗣宗覺得自己好像抓到了一些線索。
當年大明的軍隊進入安南,甭管名義上是什麼,起碼在安南國眼中,那就是侵略,如果大明賴著不走,對安南人來說就算是亡國,一定會引起安南人的反抗,而現在安南的使團來求援,大明再往安南就算名正言順了。
得讓這群安南的使節著急,他們現在有亡國之禍,但就算是亡國,那也分兩種。亡於外族和亡在自己人手裡面是兩碼事!
“安南如果被暹羅等國家滅了國,滅了就滅了,從此塵歸塵土歸土。”
胡嗣宗順著自己的思路開口道:“但是如果在滅國之前,這群安南的王公大臣,主動提出把安南併入我大明,起碼,還能為自己換一場富貴。”
假使把安南這個國家當成一個籌碼。
被外族滅國,這個籌碼就輸掉了,但在滅國之前,把這個籌碼兌出去,同樣都是失去籌碼,但也算是做到了利益最大化。
王謙這才滿意的點了點頭:“不錯,現在我大明去救援他們,他們能開出什麼條件?無非還是以前那一套,稱臣、納貢、感恩。沒了。
現在幫他們打走暹羅又如何,等著吧,等到他們即將一無所有的時候,他們就會選擇提出將安南併入我大明,到時候,他們也可以混上一任土皇帝又或者一世的富貴,所付出的,無非是將來安南百姓作亂,他們主動幫咱們平亂罷了。”
胡嗣宗這時候打心眼裡佩服王謙,要麼說人家能高升呢,揣測聖意這一點,自己還是嫩啊。
“聽明公一席話,後進所學甚多。”
胡嗣宗起身深躬一禮,王謙哈哈一笑,忙走過去攙起胡嗣宗:“博淵不要太客氣了。”
怎麼說胡嗣宗也是楊士奇的同鄉,就楊士奇的能耐,王謙毫不懷疑他將來有一天成為內閣首輔,到時候,胡嗣宗怎麼也是一路青雲。
“來人吶。”
堂外便跑進一胥吏拱手候命。
王謙想了想,說道:“著主客清吏司至城隅迎接安南使團一行,好生安頓,其他的事,一概不問。”
“是。”
胥吏下去傳話,王謙這才一整官袍。
“博淵且去忙吧,老夫要入宮面聖了。”
這是要跑皇帝面前表現一下,讓皇帝看看他王謙多瞭解聖意。
胡嗣宗心裡暗挑大拇指,忙開口告辭:“部堂先忙,下官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