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州女真就是這麼幸運,因為他們現在有著強大的大明在保護著他們!
呵呵!
“四叔,朕給你講一個故事。”
朱允炆自顧自的開口說道。
“曾經有一個東郭先生,他騎驢行走時碰到了一隻受傷逃遁的狼,狼跟他說,有獵戶在追逐它,希望東郭先生可以救它,東郭心軟,將其藏於口袋中,保護狼活了下來。
後來狼被放出,向東郭說,它很餓,雖然感謝東郭的救命之恩,但還是要吃掉東郭來填飽肚子。
東郭先生很氣憤,跟狼理論,我倆尋三人說理,如果三人都說你可以吃我,那我便讓你吃掉。
一人一狼先尋到了一顆棗樹,說了此事,棗樹說,‘我這二十多年來,棗農吃我的果實來充飢,賣我的果實來換取財力,現在我老了,他卻要伐了我賣給木匠’你對狼的恩德哪裡比的上我對棗農的呢?狼當然可以吃你。
一人一狼又尋了一頭耕牛,說了此事,耕牛說,‘我這十幾年來為農主拉車幫套、犁田耕地,養活了他全家的人。現在我老了,他卻想殺我,從我的皮肉筋骨中獲利’你對狼的恩德哪裡比的上我對農主的呢?狼當然可以吃你。
一人一狼又尋了一隻衰老的看門犬,說了此事,看門犬說,‘’我為主人看家護院十幾年,忠心耿耿晝夜不寐,保護他的財產不受到侵害,現在我老了,他卻在商量宰了我款待他的好友,你對狼的恩德哪裡比的上我對主人呢?狼當然可以吃你。
棗樹、耕牛、看門犬都同意狼的看法,於是東郭先生束手就擒,任由自己被狼咬死,說咎由自取,只恨自己心軟,竟與畜生講道義!”
這是朱允炆自己改編的東郭先生與狼的故事,但道理和結局卻更加的通俗易懂。
朱棣麵皮輕抽,已是心中明悟,“陛下的意思,那建州女真將來便是這隻狼?”
“如果沒有棗樹、耕牛、看家犬的話,東郭先生不會束手就擒,又怎麼會被一隻受傷的狼吃掉呢?”
朱允炆卻並沒有回答朱棣的問題。
“棗樹結果,果農以此充飢賣錢,老牛耕地,農主以此養家餬口,這兩者就是我大明的子民,我們這些帝王將相,是百姓養活的,是百姓一粒米一粒米交糧納稅供俸出來的,但百姓身份低賤,咱們看不起他們,對他們想打就打,想殺就殺。
看門犬好比我大明軍人,他們對咱們忠心耿耿,捨生忘死,咱們在後方飲酒作樂、瀟灑快活,他們在前線夙夜不寐,刀山箭雨,他們老了,退伍了,咱們不聞不問,任由他們自生自滅,甚至他們在前線的時候,我們地方上就吞沒他們的田地、欺負他們的家人。
當有一天,這隻狼要吃我們,他們只會覺得咱們該死!
我們對一隻狼尚且有惻隱之心,憐其姓命。我們對每一個弱小投誠的異族都與其土地,護其周全,讓其繁衍。但對我們自己的百姓同胞,卻大肆欺凌、妄加虐待,會有那麼一天,咱們的棗樹沒了、耕牛死了、看門犬跑了。而狼強壯了,它吃咱們的時候,咱們只能引頸就戮!”
“咱們的祖先用血的教訓告訴後代兒孫,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但幾千年下來,我們的後人還在週而復始的犯著這個錯誤,從漢開始至今朝,我們一直在犯這個錯誤,一千年後,我們還會犯這個錯誤,難道要像東郭先生那樣,直到毀滅的時候才會明悟嗎?”
漢武帝吞滅匈奴,匈奴一分為二,西遁歐洲一部分,一部分投降南附我漢族,咱們給了他們土地讓他們生存,換來的卻是幾百年後,河套南匈奴縱掠洛陽,焚燒典籍,搶奪人口。
唐的民族寬容政策,換來的是安史之亂、是異族坐大,佔我河山!
而今日的大明,卻在養一隻魔鬼!一隻做夢都想讓漢人亡種的魔鬼!
一隻比那個島國更加可怕和兇殘的魔鬼!
他們弱小的時候,卑躬屈膝的跪在我們面前,不要以為我們給他食物和文化,就可以教化他們,不要以為他們會因為感恩成為我們忠心的朋友,他們跪著的時候,他們以此為屈辱,為仇恨!他們記在心裡,化為他們變強的動力,並一直世世代代的告訴他們的後人。
他們是狼!不是狗!!
狼有強壯的那一天,雄獅也有衰弱的那一天。十年、百年、千年,總會有那麼一天,狼會咬死衰老的雄獅,披上獅子的皮,掩蓋他是狼的本質!
祖宗用死亡和鮮血告訴我們這個道理,希望後人驚醒,但後人卻視而不見,祖宗不會保佑我們了。
“朕要仔細想想,仔細想想。”
朱允炆扶著昏昏沉沉的額頭,轉身就走,“朝鮮的事,四叔拿主意吧,讓平安去,帶著那三部女真去,讓他們去為我大明衝鋒陷陣,讓他們去死!”
“臣,領命!”
朱棣向著朱允炆的背影鄭重的頓了下首,扭頭出了文華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