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著朱棣的當口,朱允炆也沒打算閒著,就把心思轉移到了國事上。
“朕打算下半年,給工部加一千萬兩現銀的預算。”
一千萬兩現銀!
三閣臉上齊齊色變。
大明的年稅現銀本就是小頭,在扣除一部分不得不用現銀的軍費、俸祿,根本不可能剩那多的現銀。
朱允炆的意思,就是要動用國庫的積蓄了。
洪武一朝三十一年,倒是在國庫裡留了幾千萬兩的家底子,但國家財政,還是儘量以不出現赤字才為最好啊。
動不動就動用存銀,那跟寅吃卯糧有什麼區別?
“陛下打算做什麼用。”
皇帝的家底子也很厚實的好不,前段日子你賣皇產,五千多萬兩啊,你怎麼不說拿出來花?
“總參謀府裡的火器局撥三百萬兩,剩下的給龍江船廠,多造些戰船出來。”
洪武三十一年,工部虞衡司軍器局一年的科研金都不到五十萬兩,這點錢夠研究個屁的,現在軍器局被拆分跟兵仗局合併,火器局就是朱允炆的心頭肉,沒有足夠的科研金,哪年那月能看到火槍的改朝換代?
至於龍江船廠督造戰船,那就是為了明年開海禁做的準備。
東南亞的匪寇、東海的倭寇都要剿。
萬萬裡廣闊的海洋,八百艘戰船根本不夠。
“一千萬兩,會不會太多了點。”
鬱新主管戶部,國家財政的事他心裡門清。
“要不要等年底,國家的收支統計好在擬定?”
朱允炆哪有閒心跟他們閒扯淡,銀子放國庫裡又不能下崽,這群文官就這樣,他們心裡就覺得放銀子的箱子朽爛,各省官倉裡的糧食放到發黴才是盛世。
不投資,哪有回報?
“朕意以決,此事莫要多言。”
朱允炆一本臉,三閣也就不敢多勸,又不是什麼大事,就讓皇帝由著性子耍一遭吧。
等後邊幾年大不了少開幾條支流、少修幾條路,總能省出這一千萬兩。
三閣還在心裡盤賬,朱棣已經匆匆邁步走了進來。
“參見吾皇聖躬安,陛下急召,可是哪裡軍情有了反覆?”
他是總參謀長,皇帝能找他,八成是邊疆的事。
朱允炆嘆了口氣,“朝鮮又鬧么蛾子了,李芳遠發動政變,逼迫他大哥李芳果禪讓,現在李芳果求到了朕這裡,希望咱大明能發兵過去,幫他剷除李芳遠。
內閣的意見是遼東不能亂,李芳果這個國王老實本分,他在朝鮮,對我大明有好處,想要讓平安帶兵去朝鮮,穩住局勢,遼東一動,牽一髮而動全身,漠南和北京的兵都要動,所以朕想聽聽四叔的意見。”
朱棣就樂了,還當什麼大事呢。
九邊戰事,朱棣心中最是熟稔,當下便胸有成竹的說道。
“陛下無需憂心,朝鮮不比安南,沒有險山密林,以我王師精銳,平朝鮮只在反掌之間,遼東此前換防,五萬新軍哪裡需要全動,讓平安帶兩萬人,再徵召三部女真就足夠平朝鮮了。”
三部女真?
朱允炆頓時愣住了,“遼東現在就有女真了?哪三部?是前金遺留的嗎?”
朱棣便解釋道,“不是,前金遺留的基本都被當年逆元屠殺得差不多了,這三部是前幾年躲難,遷到遼東的,分別是海西女真、野人女真、建州女真,作戰勇猛,悍不畏死。
臣當年跟逆元打仗的時候,徵召過幾次,對我大明忠心耿耿,那建州女真的首領叫猛哥帖木兒,也不怕陛下笑話,他一心想拜臣為義父,還讓臣給他賜漢姓呢。”
朱棣的話朱允炆已經聽不進去了,他腦子裡正剩下四個字。
建州女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