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聖殿作為希夷大陸的古老傳承,無數年來衍生出了各種大小宗門,那些宗門的創派祖師,幾乎都是出自這六大聖殿。
一些門派,就是六大聖殿的下宗,或是外門。方才那名女修出身的“葵陰派”就是無極殿的附屬宗門。
六大聖殿的入門考核極嚴,能夠順利成為聖殿弟子的,不是修道奇才,就是擁有龐大氣運,心性過人的超卓之士。
有些人因為種種原因無緣成為聖殿弟子,會退而求其次,選擇投入聖殿附屬的一流宗門之中,也算是有了強大的靠山。
聖殿中的真傳,幾乎都是同階之中罕有敵手的人物,如觀天殿名聲在外的幾名真傳弟子,妙音、妙舞、妙見、妙聞、妙空等人,只不過稍遜天驕而已。
這些真傳弟子,日後都有進軍妙有之境的幾分希望。
聖殿之所以被稱為聖殿,除了歷史底蘊之外,還在於它們每一代弟子中均能湧現出至少一尊仙聖大能。
六大聖殿幾乎囊括了整個希夷大陸八成以上的菁華,外界傳聞中的各種天才,在聖殿之中不過尋常之輩。類似沖虛宗葉無雙、宋問天這種修道天才,在希夷大陸中,只比聖殿中的普通弟子稍勝一分,難以與真傳相比。
聖殿之中透過種種考核,被眾人公認的絕世強者,才算是殿中真傳。
這些真傳弟子,一個個都氣運如龍,若是在一流宗派裡,均有資格報名參與論道法會,可惜身處聖殿,強者雲集,聖殿也只有一個免試名額,不能兼顧眾人。
聖殿自恃尊貴,為了體現出與眾不同,它們派出去行走天下的殿中弟子,均擁有天人修為,實力低於天人的,只能在殿中默默努力修行。
每一位在外界的聖殿弟子,身份都極其超然。因為她們的一舉一動往往代表著聖殿,她們的儀表風範,行為舉止,甚至一顰一笑都會受到萬眾矚目。
像九天城駐守中央地帶的“妙風”“妙雨”,這兩位天人女修,雖然只是看守,看似身份不高,可實際上她們麾下還有附屬門派的精英子弟供其驅策,甚至能夠動用部分九天玄女像的威能。
而其餘的一流門派,往往要看運氣才能誕生一尊仙聖強者。
至於二流門派,數千年都不會出現一位邁入妙有層次的強者。
不過只要那些二三流的門派中,突然誕生一尊這樣的存在,得到仙聖親自守護後,就能立刻躍升為第一流的宗門,聲勢僅在六大聖殿之下。
某位希夷大陸的女修驚喜萬分:“上古聖禮,鈞天九樂!”
另一名女修亦是歡喜讚歎著:“只有千年一出的論道法會,才能奏響這鈞天九樂。我們能夠聽聞如此聖禮,實在三生有幸,不虛此行。”
古鐘的聲音將盡未盡之時,又傳來陣陣震耳欲聾的鼓聲,這鼓聲沉悶中透著如火般的激情,慷慨激昂,豪情萬丈,似乎在狩獵征戰,祭祀天神。國之大事,在祀與戎,雄渾的鼓聲中深蘊著戰鬥和信仰之力。
也就是如今召開論道法會,道界天人云集於此,才顯得天人的地位不那麼崇高,換做往日,任何一尊天人,都是高高在上,能夠鎮守一方的宗師強者。
“當……”的一聲,一記渾厚無比的鐘聲自天穹處悠悠傳來,這鐘聲猶如大道天音,充滿法則奧秘,彷彿諸多仙聖,一齊駕臨一般。
君臨道和眾多天人頓時渾身一震,直直望向高處。他們在剛才的鼓聲中,隱隱觸控了到了一絲法則的力量,能夠幫助他們加深領悟天道之理。
一時間,鸞鳳和鳴,琴瑟相諧。
觀天殿殿門大開,兩隊身著輕紗羽衣的天女,手持諸般樂器,魚貫而出。
這些女子有三十六人之多,都是觀天殿弟子,均擁有天人修為,在天穹處作飛天之舞。
接著,鐘聲暫歇,一陣高昂的琵琶聲如密鼓般驟然響起。這聲音,彷彿沙場秋點兵,夢迴吹角連營,金鼓錘錘,戰號齊鳴,好像有無數雄赳赳氣昂昂的將士吶喊嘶吼著,他們駕馭著雄壯駿馬,馳騁於戰場之中,震動天地的殺伐之氣滾滾而來,令眾天人都心膽俱顫,只覺得身處於十面埋伏之中,危機四起。
旋即,“叮咚”聲起,縷縷琴音如微風般吹拂而至,悠悠揚揚。這琴聲忽然一轉,琮琮琤琤泉落澗,嗈嗈喈喈鴻度漢,高山流水,韻味無窮。琴音中似乎在期待著能夠心意相通的知音之人,繼而,又是一道瑟聲響起,與之齊鳴起來。
而天穹處,觀天殿四周不知何時已有五色鳳凰,帶著漫天神鳥,飄遙而至。它們似乎被鈞天九樂的聲音所驚動,不辭萬里,要隨著樂聲翩翩起舞。
一人皓齒明眸,膚如凝脂,纖腰束素,周身環佩叮噹,音色空靈,帶著眾女引頸高歌。
“妙舞仙子!妙音仙子!”
半空中立刻有修士認出了這兩大絕色。
她們一個個都是超凡脫俗的絕色佳人,令下方的眾多男性天人傾慕不已。
這三十六天女之中,尤以兩女的姿容最為出眾,堪稱傾國傾城。
一人身姿曼妙,體態輕盈,冰肌玉骨,以雲霞為衣裙,明月為披,領著眾女悠悠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