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見到不可一世的左相終於被徹底消滅後,心頭都是一鬆。
“此番能夠順利清除風起國朝堂內憂,諸位上仙居功至偉。”明妃娘娘朝眾強者行了一禮。
她鳳目掃視大殿後,見到還有四千上下的大小官員、皇親國戚在此,臉色稍緩,接著道:“論衡派此番大力護持滿朝文武,派中有五大天人強者坐鎮,閻上仙又是國中第一天人。本宮有意冊封論衡派為我風起國的國教,不知諸位愛卿意下如何?”
明妃趁熱打鐵,在剛剛剿滅左相後,趁著滿朝文武和諸位修士都在,不失時機地提出這一提議。
這大殿內的四千凡人,如今代表了風起國的絕對權力。他們這些人原本也是心思各異,想法不同。有些人和其他七大門派關係親密,未必願意論衡派成為唯一的國教,可也不敢在此時說出來。
畢竟,論衡派剛剛才救了所有文武百官,而且此派的五大天人都在此地,借這些一個人膽子,都不敢當面否決明妃的提議。
“既然諸位都無異議,我看此事……”明妃娘娘微微一笑,文武百官的態度都在她預計之內。
閻宗道氣度堂皇,一派宗師風範。
換做正常人,哪怕心中有意如此,總得稍稍謙遜一番,嘴上也得再三推辭。不過閻宗道經歷過方才與左相的惡戰後,神思疲憊,已沒有多少心思故作謙恭,根本不想虛以委蛇。
論衡派的其他四名強者,也是眼觀鼻,鼻觀心,一個個老神安在,並沒有望著滿朝文武。他們都是信心十足,覺得冊封國教之事,實在是順理成章。
論衡派的五大強者,眼中寒光一閃,隱隱透出幾分不滿,閻宗道更是冷哼了一聲,而樞恆道人口中則低語道:“不識好歹!”
他的聲音雖低,可眾強者都是何等耳力,不會遺漏半點聲響。
燕高飛起身,朝明妃說道:“此番誅魔,論衡派護衛文武百官,功勞的確不小。可我九曲宗還有沖虛宗的君臨道,功勞就小了嗎?剛才若非君小友施展絕技,破滅了左相的三頭六臂之身,我們只怕未必能拿下左相,最後的結果依舊難以預料。如果說,誰的功勞最大,我看君小友並不比閻道友遜色多少。”
她正要宣佈論衡派成為風起國的國教,閻宗道也面帶微笑,準備順水推舟答應下來時,卻聽到一個喘息不休的聲音響起。
“我看……此事還得從……長計議。”
眾人聞言,立刻朝聲音來源望去,赫然是之前被陰魔自爆所傷的燕高飛。
燕高飛心中清楚無比,若此次順著明妃的意思,把論衡派立為國教,則下一步就是要統一整個風起國修道界,形成大統一的門派。
他們九曲宗雖遭逢大劫,可尚有宗門的希望種子,外加自己這尊生死境強者護持,依然算得上大派,只要經過數十上百年修養,再吸納數千擁有修道資質的傑出弟子,終究可以慢慢恢復元氣。
倘若被論衡派吞併後,九曲一脈自然就從風起國除名,傳承了數千年的頂級大派就此覆滅,叫燕高飛如何有臉面對九曲宗的歷代祖師?
他頓了一頓,接著說:“君小友以破妄境修為,敢於與我們一道,掃蕩群魔,面對左相這等恐怖的魔王,都悍不畏死,勇往直前。實在是少年豪俠,我風起國修士若人人如他一般,何愁陰魔不滅?”
燕高飛故意抬舉君臨道,也是在暗中貶低論衡派。他對論衡派剛才明哲保身,躲在一邊頗感不滿,尤其是閻宗道手持兩大真靈器,居然等到最後才出手,實在是有坐收漁利之嫌。
論衡派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閻宗道見到燕高飛跳出來反對,自己則依然不動聲色。
論衡派的樞恆道人說道:“燕道友此言差矣。如今風起國遭難,各地動盪不休,烽煙四起,魔頭肆虐。正是需要立一國教,來安撫眾人。而不是如以前那般兩派六宗各自為戰,結果被魔頭分化,一一攻破。明妃娘娘遠見卓識,高瞻遠矚,立國教之事刻不容緩。”
樞恆道人作為閻宗道的親傳弟子,又是如今的論衡派掌教,他的話自然極有分量,能夠代表論衡派上上下下所有修士的意志。
千古罪人的罵名,他可背不動。
再者,閻宗道此人老謀深算,心有山川之險,胸有城府之深,所圖甚大,絕非易與之輩。縱然九曲宗如今迫於形勢,願意屈居論衡派之下,只怕也會被此人暗中剪除羽翼,削弱九曲宗,壯大論衡派。
所以,不管如何,燕高飛都要阻止明妃冊立論衡派為國教之事。
“關於合併之事,乃是大勢所趨。不過限於眼前局勢紛亂,暫時不能詳談。還是攜手先誅滅魔頭再說。”
“攜手誅魔,自然是當務之急。可是我怕九曲宗、沖虛宗還有其他大小宗門、散修同道,都死傷慘重,而貴派坐享漁利。”燕高飛毫不客氣的說道,幾乎要撕破臉皮一般。
“你……不要血口噴人,我論衡派絕無將其他同道當作替死鬼擋災的意圖。方才我們也有一名長老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