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採菊東籬下
事實上,任琮先前猜得並非完全錯誤。至少有一點他猜對了,張潛的確是被任全那天的話,給刺激到了。
作為一個二十一世紀的中國人,即便是對歷史瞭解較多的文科生,他也沒想到,自己曾經津津樂道,並且在社交媒體上作為華夏文明的曾經輝煌的明證,跟人打了無數次嘴仗的巍巍大唐,竟然曾經爛到過這般地步!
上至宰相,下至縣尉,都明碼標價,花錢就可以買到!
而由隋代創立,在唐初逐步發展起來,並且經過驗證切實可行,也將中國封建社會推向巔峰的科舉制度,在這會兒,竟然徹底被擋成了擺設!
從“聖明天子”李顯第二次即位,到神龍三年九月現在,在短短不到三年時間裡,從皇后、皇后的兄長韋溫,安樂公主和婕妤上官婉兒四人手中“批發“出去的大小官職,竟高達八千餘!
這意味著什麼?
這意味著只要有錢,你哪怕是個白痴,也可以混入國家管理者隊伍!
這不僅僅意味著官員選拔制度的徹底崩壞,還意味著社會秩序也到達了即將崩潰的邊緣!
誠然,科舉制度與後世的高考一樣,屢屢遭研究者詬病。
可科舉制度的出現,卻讓決定人命運的不再僅僅是血脈。理論上說,它提供了一條從社會底層向上爬的通道。讓即便出身不夠“高貴”的人,只要憑著個人努力學習,有朝一日也能成為國家政策的參與者,與鳳子龍孫們,一起坐而論道。
誠然,一張考卷決定終身,有諸多不足之處。科舉制度,也未必能選拔出合格的人才。
但是,科舉制度,在大多數情況下,卻儘可能地,將蠢貨排除到了國家管理者隊伍之外!
誠然,科舉制度,與後世高考一樣,也會被很多人鑽空子。
但是,科舉制度,在這個時代,卻跟後世高考一樣,是中國身處社會下層和底層者的後代們,不透過暴力手段改變命運的最後希望,也是最後的公平!
而張潛從任全嘴裡,聽到的是什麼?是有錢可以決定一切!
那些從皇后、公主和上官婉兒等人手裡批發出去的“斜封官”,不僅僅是獲取了等職候補資格。任全還親口告訴他,只要花錢到位且運作得當,將候補變成實缺,也有很大可能實現。並且,還舉出了若干現實中的經典案例!(注:斜封官,是當時正式官員,對買官者的稱呼。)
你以為那些花了上成千萬吊開元通寶,買到官職,又花了成千上萬吊去運作上任的傢伙,只是為了光宗耀祖,或者只是為了過一把當官的癮麼?怎麼可能!
張潛哪怕不用問,都可以推斷出來,那些花錢買到官職並運作到了實缺的傢伙們,上任之後,必然會橫徵暴斂,將最初的花費,十倍,乃至百倍撈回去!
貪慾,會將他們迅速變成一群虎狼。
而這些虎狼吞噬的物件,絕對不會是那些五姓七望,也不會是王侯將相的後人,更不可能是李家的鳳子龍孫!
那些花錢買官者最終收回本錢的目標,毫無疑問會是尋常升斗小民,特別是像張潛這些看上去較有油水,偏偏在大唐又舉目無親者!
從這種角度上說,張潛越是努力把他的小日子過滋潤,就會越快成為虎狼的“獵殺”目標。
雖然他清楚地知道,對巍巍大唐來說,眼前這些,都不過是“陣痛”。持續不了太長時間,等李隆基即位之後,就會迅速被撥亂反正。
雖然他清楚地知道,李隆基即位之後,開元盛世緊跟著就會到來,然而,他卻無法保證,自己能平安活到“陣痛”的結束!
那天,跟任全聊過之後,張潛立刻變得神不守舍,哪怕是紫鵑在門外數錢的聲音,都無法再吸引他的注意力。
經過一夜輾轉反側,他最後痛苦且無奈地得出了三個結論。
第一,如果他想平安活到李隆基即位那一天,必須遠離長安城。如果有可能的話,一次都不進城才好。
第二,除非扯旗造反,即便是躲在莊子裡,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他也未必能躲過貪官汙吏的獵殺。
第三,既然躲不過去,也沒造反的本事。他最好的選擇,就是把自己也變成一隻“虎狼”,至少,得用最快速度,將自己偽裝成“虎狼”的同夥。
綜合以上,他想平安“苟”到李隆基做皇帝那一天,就必須儘快買到一個官職。並且官職還不能太小。太小了,仍舊是一條小魚,不夠被大魚一口吞。
所以,輾轉反側的一夜之後,張潛就開始了瘋狂的香水“研發”生涯。
透過香水,淘到人生第一桶金。
透過人生第一捅金,把自己混入“虎狼”隊伍。
透過把香水事業帶來的巨大利潤,與其他既得利益者分紅,儘快將一些別人輕易不敢招惹的“大魚”,變成自己的同夥,至少對外造成自己同夥眾多的這種假象。
透過眾多“大魚”的遮擋,自己躲在陰影裡,苟起來,苟一個亂世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