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境的冬天來的有些急,前幾日還是金黃伊人的景色,突然一場寒風過後,萬物盡皆陷入了死寂之中。初冬的朝陽並不熱烈,冷風吹得北境校場的旌旗咧咧作響。此時巨大的校場之上,一隊隊士卒甲胃森嚴,寂靜無聲的迎著寒風站立著,正對這些士卒的是一座廣闊的比武臺,臺上的韓當歸手拿著一紙文書唸到:
元興二十年十月四日,因雛鷹衛與離電牛軍團虎賁縱隊同時向我軍司遞交戰書,應雙方的要求本次軍演比鬥以團隊賽的方式進行。經軍司作戰參謀部研判分析,此次軍演比鬥規則如下:
一、不得使用大規模殺傷性軍備武器,靈脩可攜帶其蘊藏靈兵及常規軍備兵器,武修可攜帶其慣熟使用靈兵及常規軍備兵器,如在軍演比鬥過程中有士卒使用輔助性靈兵或靈器,一經發現將判定全隊失敗。
二、不得出現致死致殘的情況,如遇非人為危險可發求救訊號。
三、不得使用坐騎妖獸參戰,一經發現判定為敗。
四、第三方將兵不得以任何形式參與到此次軍演比鬥之中,一經發現判定所助一方失敗。
五、此次軍演比鬥場地設在瑞翔山中,時限七日。
六、由於參戰雙方人數比約為十五比一,故此次軍演比斗方式為生存戰。
七、虎賁縱隊必須將隱匿山中的雛鷹衛隊員全部剿滅為勝。雛鷹衛隊員必須在瑞翔山中生存七日,在軍演比鬥得第七日方可進行突圍,在第七日的子時之前只要有五分之一的雛鷹衛隊員回到北境營地就為勝利。如雙方皆沒有完成規定任務,都為敗。
八、此次軍演比鬥從今夜子時開始,子時之後雙方參戰人員必須進入到預定位置,如一方延誤,判定為敗。
九、參與此次比斗的雙方必須遵守此次軍演規則,如有違反判定為敗。
當韓當歸講完規則以後。姜晨有些發懵,他未想到軍司會一反常態給出這樣的軍演比鬥規則,按照他原本的計劃是與虎賁縱隊選定一處戰場,全面對決。沒想到軍司給出了這樣的軍演比鬥規則,幸好也給眾人預留了一些部署計劃的時間,而且雛鷹衛也經歷過這種形式的生存戰,姜晨倒也沒有太過慌張。當姜晨看向虎賁縱隊的時,呂先安也是正看著他,眼中也是帶著震驚之色,他也是沒想到軍司會給出這樣的方案,這在北境軍演比鬥中從沒有出現過。
韓當歸看著臺下的雛鷹衛,其中不準使用妖獸坐騎確實已經讓雛鷹衛失去了一大半的優勢。而軍司的作戰參謀部給出這樣的方案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畢竟雛鷹衛的身份不同於以往參與比斗的軍團,這些少年皆是勳貴之後,如果有妖獸坐騎參與進來,不可預知的因素太多,如果出現傷亡情況,對京都的那些達官顯貴真的不好交代。而且這條規則是針對雙方的,那些都是靈脩的雛鷹衛的少年在下手的也會忌憚幾分,不能對虎賁縱隊的成員下重手。
當然,本著公平公正的原則,對雛鷹衛也作出了許多限制,畢竟這些少年的身份決定了他們所能接觸到的修煉資源不是這些尋常兵卒所能比擬的,故在裝備方面對他們作出了一些限制。而且縱觀整個方案來說,虎賁軍隊佔有絕大的優勢,這也是那些軍司參謀部的人想給這些驕傲的少年一個下馬威,讓他們明白軍中不是他們可以肆意胡為的地方。
當韓當歸宣佈解散之後,姜晨迅速帶著雛鷹衛回到了駐紮營地,與陳銘志等人商量對策。雛鷹衛中也有不滿的抗議之聲,但都被姜晨五人給壓了下來,作為軍人必須服從命令。而且他們也明白軍司給出這樣的方案肯定是從全域性考慮的,不然也不會一反常態,制定出這樣的一個軍演比斗方案。
當遠在封安城中的嶽乾明收到今早北境軍司呈報上來的公文之後,笑著心想看來自己的學生是要在北境立威了。只是他也沒想到姜晨初戰的目標竟然是選定了離電牛軍團的虎賁縱隊這支勁旅。不過這樣也好,可以打壓一下日漸驕傲的離電牛軍團,省的他們老是一副天老大他們老二的樣子。不然在即將全面爆發的三國兼併戰中,離電牛軍團如果還抱著這種驕兵的心態是會出大問題的。嶽乾明卻是絲毫不擔心姜晨失敗,對這個自己親手教出的學生,他還是瞭解的,相信姜晨有能力贏得此次軍演比鬥。
嶽乾明放下手中的文書,出了書房,又直接出了府門,向四周隨意觀望了一下,才向著皇城走去。還是經過秘密路徑來到了趙靈雲的書房中,只見書房之中只有趙靈雲一人。此時趙靈雲手中也是拿著一份文書再看,見嶽乾明被人帶著進來書房,隨意的指了指書桌前的一處位置,讓嶽乾明坐下。晃了晃手中的文書說道:“晨兒這是要在北境立威了吧!”嶽乾明笑著點了點頭。
自從金、夏兩國的使團離開封安城之後,趙靈雲就很少在人前露面了,就連每日的朝會也是有一日每一日的舉行著,倒是趙靈武經常入宮,不過也是很少見到趙靈雲,只為迷惑金、夏兩國的諜探人員,讓他們真的認為趙靈雲已經被趙靈武所控制了。而趙辛氏國的重要政務依然會透過秘密途徑傳送到趙靈雲的案前,絲毫不影響趙靈雲對趙辛氏國的掌控,而針對金、夏兩國的佈局也進入到了最後階段。今日趙靈雲招嶽乾明進宮是為商討如何應對金、夏兩國已經形成的聯盟態勢。而且李成吉與金亥氏國的玉蘭公主馬上就要成婚了,趙辛氏國也需派遣使者前去祝賀,這些表面功夫還是得做足。
只見趙靈雲拿起書桌上的一份密報遞給嶽乾明問道:“現在這金、夏兩國剛剛形成聯盟,其關係還不是很穩固,該如何攪亂這兩國的合盟了?”
“……”
“臣以為這兩國的千年世仇不會這般輕易化解的,現在也是由於我國強盛興起迫使這兩國不得不皆為聯盟,而且夏庚氏國畢竟是曾經雄霸一州的帝國,經萬年之久也未曾磨滅其高高在上的心性。而且這些年來兩國的邊境駐軍也是多有摩擦,近一兩年來雖然有所緩和,也是由於兩國上層將要結盟的緣故,那些邊境的將士可不是這樣想,畢竟自金亥氏國崛起以來,有多少手足同袍死於夏庚氏國之手,兩國的恩怨不會就這般消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