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曲山龍池,華陽洞宰世觀,說話的正是貞白先生陶弘景。
陶弘景,字通明,自號華陽隱居,諡貞白先生,丹陽秣陵人。南朝齊、梁時道教學者、煉丹家、醫藥學家。茅山宗的道祖。
至梁武帝蕭衍之後,恩禮愈篤,書問不絕。賜黃金、硃砂、曾青、雄黃等物,以供煉丹之用。敕建朱陽館以居之。
又為其建太清玄壇,以均明法教,且國家每有吉凶征討大事,無不前以諮詢,月中常有數信,時人謂之“山中宰相”。
陶弘景隱居茅山達四十五年之久,享年八十一歲。梁武帝詔贈中散大夫,諡貞白先生。
他說陳氏一脈出人物,應到了陳文讚的子孫,指的是陳家墳地當出王者。這話一出,陳文贊大為震驚,當即翻身給陶弘景跪下:“陳家若幸而被師尊言中,必將茅山視為道教之宗。”
陶弘景哈哈大笑:“你小子年紀輕輕,居然能說出如此宏願。看來這一番磨礪,對於你的子孫顯貴卻是打底子的事端。從今天起,你要好好鍛造自己,將自己修煉成宰鬻、宰途雙料大才,必能繁衍出王者。”
陳文贊再拜:“多謝先生點化,徒兒將不畏風霜,拼盡全力學道。”
陶弘景說道:“我的十二種道法,各有弟子居之,你就是貧道的第十三名弟子,道號宰贊,取義掌控輔佐、導引之道。宰鬻、宰途是你的兩位師兄。”
陳文贊說道:“徒兒已經拜了兩位師父,怎好改口,也不成體統。”
陶弘景笑道:“畢竟令尊與我是至交好友,你就是貧道的侄子,貧道怎可胡亂當你的師祖呢?傳到江湖上也是個笑話。宰鬻、宰途作為師兄,你剛才對他們磕頭也是應該的,就算拜了師兄。”
宰鬻、宰途不約而同說道:“宰贊年齡比我們兩個也小不了幾歲,我們認作徒弟也十分不妥,就按師父所說,我們都是師兄弟。”
就這麼定下,陳文贊正式成為宰讚道士。
從那天起,宰贊追隨師兄宰鬻搞販賣,將如何營商、如何保貨的本事全部學會。為了使得陳文贊學成之後,能夠長久幹下去,宰鬻教他販賣紫筍茶。紫筍茶在這一帶是最好的茶,王公貴族都很喜歡。
陳文贊練成了販略高深、武功卓絕的一條大漢。而宰鬻對於獲利分文不取,全都由陳文讚自己積攢下來,憑他自己處置錢財。
宰途教他奇門遁甲、太公兵法、易經八卦、鬼谷命術。
一晃三年期滿,陳文贊已經二十歲,舉行了成人冠禮,給自己取字鬻筍,一是銘記師兄宰鬻的教導,二是堅定一條信念,此生以販賣紫筍茶為生。
真的要告別師父、師兄,陳文贊感覺學的還差很多。於是宰鬻、宰途又陪他一年,陳文贊離家出走已經五年之期。
又是個臘月,馬上就該過年。陶弘景將他叫到跟前,說道:“徒兒,你該下山了,回到董羨仙身邊,交媾之下,必誕王者。交媾時日,而自用孤虛之術測之。”
陳文贊將四年來攢下的銀錢四千貫,以兩千貫付給師父陶弘景,宰鬻、宰途兩位師兄各得八百貫,自留四百貫下山。先到建康,給父母、妻子買幾件上好的綢緞衣物。
剛剛買好衣物,還剩下夠蓋房子的五十貫錢,恰好撞見父親。陳道巨看到兒子一身光鮮,比之朝堂上的宰執重臣穿戴更為考究,大為吃驚。
陳文贊給父親跪下,請求父親寬恕五年來不能奉孝。父子重歸於好,相攜回家。到了長城縣家裡,董羨仙果然還在,兒子陳談先已經六歲,翻身就來拜爹。將陳文贊感動得一塌糊塗。
一年後,梁武帝天監二年(503年),果然生下了陳霸先。
陳文贊從受孕就頗費心思,從出生年月日的生辰八字,倒推受孕時間。懷他的時候,每天雷打不動陪在董羨仙身邊,為肚子裡的陳霸先讀詩誦文。
生下來後,更是嚴格要求、悉心培養,將所學文韜武略全數傳授給兒子。到陳霸先長大,“涉獵史籍,好讀兵書,明緯候、孤虛、遁甲之術,多武藝。”
緯候,就是讖緯之學,多指天象符瑞、占驗災異之術。
孤虛,計日時,以十天干順次,與十二地支相配為一旬,所餘的兩地支稱之為“孤”,與孤相對者為“虛”。古時常用以推算吉凶禍福及事之成敗。
遁甲,道家預測學。起於《易緯·乾鑿度》太乙行九宮法,盛於南北朝。
神其說者,以為出自黃帝﹑風后及九天玄女,皆妄誕。其法以十干的乙﹑丙﹑丁為三奇,以戊﹑己﹑庚﹑辛﹑壬﹑癸為六儀。三奇六儀,分置九宮,而以甲統之,視其加臨吉凶,以為趨避,故稱“遁甲”。
陳霸先會跑了,長得很健康,直到這小子三歲之際,陳文贊才與董羨仙商定生下老三陳休先。
陳休先也遺傳了陳文贊所學的文韜武略,長大之後,也才幹突出,乃人中龍鳳。
三個兒子被陳文贊先後帶領經商,販賣紫筍茶。尤其是次子陳霸先,善於掐算,預卜吉凶,往來江湖之間,陳氏父子的紫筍茶生意從無敗績。
陳霸先十六歲成婚,身長七尺五寸,額頭隆起,手長過膝,有帝王之相。
這時候開始,追隨父親賣茶至二十八歲,家至鉅富。父親將三兄弟分家,陳霸先選擇做起鴨肉生意。
陳霸先經過五年發奮,又至鉅富,超過當初父親沒分家時的家業。
在這個過程中,陳霸先廣交豪傑,遁甲之術更是奇準無比,到他府上談人生問前程的不計其數。其才名及武藝震動朝野,被當地縣令任用為裡司,後到建鄴做油庫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