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孝明帝正光四年(523年),爆發了北方六鎮戍卒和農民起義,包括沃野鎮、懷朔鎮、武川鎮、撫冥鎮、柔玄鎮、懷荒鎮。
六鎮起義的原因很簡單,北魏遷都洛陽後,六鎮鮮卑和鮮卑化貴族與將士的待遇及升遷,不如洛陽鮮卑貴族,加之孝明帝年幼,胡太后把持朝政,政治腐化,權貴奢侈,守宰暴斂,六鎮將卒待遇驟降,所以發動起義。
在鎮壓六鎮起義中,爾朱榮異軍突起,成為北魏舉足輕重的邊鎮。
孝明帝十八歲時,不滿胡太后把持朝政,密令爾朱榮進京除掉胡太后及其男寵鄭儼、徐紇等。訊息洩露,孝明帝卻被胡太后投毒而崩。
爾朱榮及劉貴聞聽噩耗,當即大怒,率軍南下,迎立長樂王元子攸為帝,是為孝莊帝。爾朱榮自任侍中、都督中外諸軍事、大將軍、尚書令、太原王,專斷朝政。
但爾朱榮卻犯渾,聽從親信費穆勸說,以誅殺立威,對朝臣展開了大規模殺戮。
藉口丞相高陽王元雍謀反,發動河陰之變,殺掉文武百官一千三百多名,把遷到洛陽已經腐化的漢化鮮卑貴族和出仕北魏的漢人大族消滅殆盡。
之後,爾朱榮還師於晉陽。雖居外藩,安插親信佔據要職,遙控朝政。
劉貴因支援孝莊帝元子攸即位,封敷城縣開國伯,食邑五百戶。不久授直閣將軍、左中郎將、左將軍、太中大夫、敷城縣公。
爾朱榮發動河陰之變後,劉貴對他的舉動很不看好。
孝莊帝也對爾朱榮如坐針氈,永安三年(530年),九月,爾朱榮進入洛陽,被孝莊宗伏兵所殺。
次年,劉貴行汾州刺史事,歸順晉州刺史高歡,這是自己的河北六虎兄弟,已經成為爾朱榮之後新的地方實力派。高歡表奏孝莊帝,拜劉貴為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肆州刺史。
爾朱榮雖死,但爾朱家族起兵討伐孝莊帝,孝莊帝戰敗被殺,爾朱家族立長廣王元曄為帝,並封高歡為平陽郡公。高歡聽從劉貴建議,卻沒有參與這次行動,選擇儲存實力,引二十萬餘眾回河北。
北魏永熙三年(534年),高歡在洛陽立清河王世子元善見為帝,是為孝靜帝,時年十一,徙都於鄴。
永熙四年(535年),宇文泰毒死魏孝武帝元修後,與諸臣支援元寶炬為帝,改元大統。建都長安。從此,北魏出現兩個皇帝,分裂為東魏和西魏。
東魏建立後,劉貴出任陝州刺史,遷御史中尉、肆州大中正、開府、西道行臺僕射。
劉貴雖非佐命元勳,然與神武帝高歡乃布衣之交,同德比義,事等魚水,結為兒女親家,特見親重。
東魏興和元年(539年)十一月十七日,劉貴卒於鄴都,追贈使持節、侍中、太保、太尉公、錄尚書事、都督冀定瀛殷並十一州諸軍事、冀州刺史,諡號忠武,葬於肆盧鄉孝義裡。
香供大都督、石炭商神、清眉侯楊宗桓說到這裡,讚道:“劉貴一生,只做了兩件事,第一是繼承祖業到處經商,第二是結交了兩個好朋友,成就一生富貴。人沒有經商頭腦,就交不到出眾的朋友。亂世之間,尤其如此。
“劉貴逝後,元神歸於元載孔昇天將相仙境,呆到一百六十天後,得知商神立界,當即滾身投胎,要博取商神之封。
“這就到了煙洲,成為秦朝徵南大將、步兵校尉杜輿後裔,曾任煙君。前世今生皆為富貴人家子弟,也是奇了。”
護港大帥杜破例聽到這裡,也嘆道:“本帥能成為商神,多虧太元正商上帝立起商神部,多謝理元道君將商神之祀傳至藍無裡。”
眾神對於藍無裡及煙洲訊息十分稀奇,不免好一陣攀談。
輪到傳佈使主陶乾用傳佈下一個正神的前世,不等他開口,柴瓷仙妃出列,對著陶抗抱拳施禮:“請問陶使主,仙妃的主神柴瓷大帥,其前世是何人?也要叫仙妃記下,免得怠慢其前世好友。”
陶抗對鑿空大帝抱拳施禮,對柴瓷大帥和柴瓷仙妃施禮道:“青田子、柴瓷舶神、柴瓷大帥餘燈,字品鋼,其前世乃北魏河北義軍領袖鮮于修禮。”
保市大帥罔醜道對於鮮于修禮大感興趣,讚道:“鮮于修禮可是我們西夏罔氏的先祖啊,轉世成為餘大帥,與本帥同為鑿帝輔臣,這真是始料未及。”
鮮于修禮,敕勒川人,丁零族。曾任懷朔鎮兵。六鎮之叛失敗後,餘眾被置於冀、定、瀛三州就食,稱降戶。
孝明帝孝昌元年(525年)八月,柔玄鎮民杜洛周聚北鎮流民,發動上谷起義,反抗北魏統治,年號真王,籠絡高歡、尉景等人歸附,得到安州戍兵響應。起義軍與朝廷官軍多次交戰,規模日益發展壯大。
次年正月,鮮于修禮得知杜洛周情形,大為振奮,率降戶反於定州左人城,自稱五原王,建元魯興。在冀定瀛三州的六鎮兵民紛紛響應。
鮮于修禮與杜洛周配合,自己發展到十萬之眾。他率眾將多次擊潰前來五鹿鎮壓的北魏大都督長孫稚與河間王元琛,進圍瀛、定二州。
八月,鮮于修禮為部將元洪業所殺,部將葛榮殺洪業,為鮮于修禮報仇雪恨,並統率修禮餘部。
九月,葛榮合併了一批杜洛周的部眾,眾至二十萬,實力雄厚。於是,葛榮自稱天子,定國號為齊,建年號為廣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