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度大帝宣詔之前,先說明一個問題。
此前,太元正商上帝向天帝奏事,天帝的帝號是太一天帝,這次怎麼就成了玉皇上帝?
天帝此前的太一天帝之號,是東漢以來所祭祀的最高神,稱之為昊天、天帝、太一、泰一、昊天上帝、帝、天、太一天帝。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宋真宗趙恆給太一天帝上尊號為“太上開天執符御歷含真體道玉皇大天帝”。省稱玉皇大帝。
政和六年(1116年),宋徽宗趙佶又給玉皇大帝上尊號為“太上開天執符御歷含真體道昊天玉皇上帝”。省稱玉皇上帝。
玉皇上帝是三清所化身的太極界第一位尊神,也就是天。
其居玉清宮,上掌三十六天,三千世界,各部神佛,下轄七十二地、四大部州。掌管天上諸神、仙、佛,以及凡間億萬生靈,因此尊稱為玉皇大天尊玄靈高上帝。省稱玉皇大帝或者玉皇上帝。
因徽宗失國,民間敬意不再,沿用真宗所上尊號,至今都稱呼玉皇大帝。道教神明中擁有帝號者甚眾,故而,道徒稱天帝為玉皇上帝。
殷商時期,人們稱最高神為帝,或天帝、上帝,支配天上、地下、幽冥三界文武眾仙。
周朝及後世統治者利用天帝崇拜,鼓吹君權神授,極力鼓吹自己是天帝的兒子,受天命,故稱天子。
玉皇大帝的塑像或畫像,至唐宋以後才逐漸定型,身穿九章法服,頭戴十二行珠冠冕旒,手持玉笏,旁侍金童玉女,是秦漢帝王的袞冕服飾。
《高上玉皇本行集經》記載:遠古之時,有個光嚴妙樂國,國王為淨德王,王后稱寶月光,老而無子。
一夜,夢見太上老君抱一嬰兒入王后懷中,王后恭敬禮接,醒後就覺得有孕。懷孕足足十二個月,乃於丙午年正月初九誕下太子。
太子自幼聰慧,長大則輔助國王,勤政愛民,行善救貧。
國王駕崩,太子繼承王位,不久舍國去普明香嚴山中修道,功成超度。經過三千劫始證金仙。又超過億劫,始證玉帝。
玉帝之下又有五方天帝,分別是:
中央天帝:黃帝,軒轅氏,手中一繩,掌管八方。后土娘娘是輔弼。
東方天帝:伏羲,青帝,太昊氏,手中一規,為春神。輔佐大臣:木神句芒。
西方天帝:少昊,白帝,金天氏,手中一曲尺,為秋神。輔佐大臣:金神蓐收。
南方天帝:炎帝,赤帝,神農氏,手中一秤,為夏神。輔佐大臣:風神飛廉,火神祝融。
北方天帝:顓頊,玄帝、黑帝,高陽氏,手中一錘,為冬神。輔佐大臣:水神玄冥。
上述五帝叫做太微五帝,為讖緯五帝,至《春秋緯·文耀鉤》,五色帝始有名字:“蒼帝曰靈威仰,赤帝曰赤熛怒,黃帝曰含樞紐,白帝曰白招拒,黑帝曰汁光紀。”
鄭玄注《禮記·大傳》“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句,即引此諸名為“太微五帝”。
五帝為統治東西南北中五個方位之天神,即東方青帝太昊、南方赤帝炎帝、西方白帝少昊、北方玄帝顓頊、中央黃帝軒轅。即天下之帝,為華夏上古五位聖王賢君,即伏羲、炎帝、黃帝、少昊、顓頊。
玉帝可代天,人間君權為天帝所授。五帝是玉帝的輔弼,不能代天。
每年的臘月廿五,玉皇要降臨下界,親自巡視,賞善罰惡。這一天,民間多設香案,擺供品,接玉帝。這一活動,也稱之為“齋天”。
正月初九為玉皇聖誕,俗稱“玉皇會”,天上地下各路神仙隆重賀壽。玉皇在這天下午回鸞天宮。是時,道教宮觀內均要舉行隆重的慶賀科儀。
此時,已經是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故而太元正商上帝稱呼天帝為玉皇上帝。
關於天帝的稱號,自古以來就是這麼個情形。
太元正商上帝傳下玉帝旨意,通商法繩天師叧血道人當即跪翻,高聲唱喏:“陸海鑿空大帝鄭襲殷謝天帝隆恩,臣定當秉持商門平德,善用商略,果決殺伐,竭盡全力護商踐信。”
叧血道長,俗名鄭襲殷,字丁寡。五代的後晉以來,世人皆知血洗三伯的大哥鄭丁寡,卻不知其真名。鄭丁寡為何名字是鄭襲殷呢?
看官可還記得,鄭丁寡被黠大牛、莊涵水、專舒碧施展沾魚術,不但自己輸光了家資,而且連累父親鄭懿端和哥哥鄭丁彰,被鄭懿端吊起來暴打。
鄭丁寡發誓奪回沾魚術套走的鉅額財富,四十三歲的他投奔朝歌元聖宮,驚動了凡微大帝,派遣南冥道人和西面真人下界點化。經過十年以販賣修道,又以實戰授徒,組成了血洗大派。
因感念於在朝歌元聖宮修道,取名襲殷。朝歌為殷商故都,襲殷的意思很明顯,承襲殷商的尚平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