黥布被亭長押解到六縣大堂,縣令蒲完素來看好黥布的為人,免於重罪,判了鞭刑三十,黥面、勞役三年。
黥布被押往驪山當役徒,修築秦始皇陵墓。
這裡的役徒中,許多都是蓋世的豪俠,英布與各隊徒役的領首,以及商家出身的豪傑相交甚深,同樣以從商起家的周殷,更是與之情投意合,兩位暗中結義了“驪山九虎”。
服役一年,驪山九虎聽從黥布號令,帶領六百徒役,逃到西鎮吳山,自稱吳山大將軍,以此過活。
據守吳山不到一年,爆發陳勝吳廣起義(前209年)。此時的英布二十八歲,帶了二十名兄弟回老家串聯各路英雄,留下驪山九虎的二弟周殷,統領六百死士,繼續據守吳山,等候他的訊息。
到了六縣,求見縣令蒲完,密謀舉義,蒲完贊同。
為了起義成功,先是密令兵器坊給黥布量身打造了一柄一百二十六斤車輪板斧,繼而建議他去江南,約一下蕃縣令吳芮。這個人可是九江郡聲望極高的人物,由他牽頭,九江郡必能拿下。
黥布又過江到蕃縣,面見吳芮,說明他與蒲完的密謀,希望他能夠領首反秦。吳芮贊同,又與英布一起去見陳勝,吳芮被封為番君。
回到蕃縣後,番君吳芮就以黥布為左將軍,蒲完為右將軍,大江兩岸聯合起兵,迅速聚集了四千人的隊伍。只用了三個月,英布率軍平定了九江郡絕大多數縣,總兵力增長為八千人。
吳芮看黥布果然勇猛無敵,將女兒吳雨芝嫁給英布。
此時,英布二十九歲。婚後不久,吳芮獲報章邯消滅了陳勝,打敗了呂臣,令英布帶兵北上攻打秦左、右校的軍隊。
英布率八千軍,在清波打敗了秦軍,繼而帶兵向東挺進。聽說項梁平定了江東會稽郡,就渡過長江向西進發。
陳嬰因為項氏世世代代做楚國的將軍,就帶領著自己的軍隊歸屬了項梁,向南渡過淮河,英布、蒲完也帶著軍隊歸屬了項梁。
自此而後,英布開始在中原各地及九江轉戰,融入了波譎雲詭的楚漢爭霸之戰。
英布隨項梁攻景駒,敗秦嘉,每戰先衝,居功第一。
陳勝死,項梁於薛邑擁立熊心為楚懷王。楚懷王以項梁為武信君,以英布為當陽君。
此後,項梁戰死,眾將拱衛彭城的楚懷王。趙國求救,楚懷王派宋義擔任上將軍,範曾擔任末將軍,項羽擔任次將軍,英布、蒲完都為將軍,全部歸屬宋義統帥,向北救助趙國,展開鉅鹿之戰。
後來項羽殺宋義,楚懷王立項羽為上將軍,讓英布等諸將歸屬項羽。
項羽派英布率先渡過黃河,攻擊秦軍,英布屢立戰功,楚軍佔有優勢。
項羽就率領著全部人馬渡過黃河,跟英布協同作戰,不久打敗秦軍,秦將章邯投降。鉅鹿之戰大勝,趙國得救。
接著,項羽帶領著軍隊向西到達新安,派英布、蒲完等人領兵趁夜襲擊並活埋章邯的降卒二十多萬人。
到達函谷關,不得入。項羽又派英布、蒲完等人,先從隱蔽的小道,打敗了守關的軍隊,才得以進關,一直到達咸陽。這一路,英布常常擔任前鋒。
滅秦之後,項羽在咸陽分封天下,封英布為九江王,定都於六,統治九江、廬江二郡。同年,諸侯們都離開項羽的大本營,各回到自己的封國。
項羽擁立楚懷王為義帝,遷都長沙,卻暗中命令九江王英布等人,在半路上偷襲。這年八月,英布派將領襲擊義帝,追到郴縣把他殺死。
之後,楚漢爭霸,劉邦失敗於彭城,撤至虞縣。隨何勸降英布,從此投奔漢王。終因戰功,被封為淮南王。
漢朝建立後,漢高帝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呂后誅殺了淮陰侯。因此,英布內心恐懼。
夏天,漢王誅殺了梁王彭越,並把他剁成了肉醬,又把肉醬裝好,分別賜給諸侯。送到淮南,英布正在打獵,看到肉醬,特別害怕。暗中使人部署,集結軍隊,守候並偵察鄰郡的意外警報。
因英布愛妾之事,屬下賁赫平跑到長安,誣告英布謀反。劉邦親征。英布戰敗,和一百多人逃到江南。
此時的長沙王,是吳芮之孫哀王吳回,英布的妻侄。他卻派人誘騙英布,謊稱和英布一同逃亡,誘騙他逃到南越。
英布相信他,就隨他到了番陽,番陽人在茲鄉民宅裡殺死英布。就此,這位楚漢之間僅次於項羽的猛將,以四十一歲的英年而歸天。
對於英布的功勳和為人,歷代文人武將都評價很高。
陸機寫到:“烈烈黥布,耽耽其眄。名冠強楚,鋒猶駭電。睹幾蟬蛻,悟主革面。肇彼梟風,翻為我扇。天命方輯,玉在東夏。”
說到這裡,都虞候漆雕卉讚道:“淮南王英布逝後,其勇猛無敵的魂魄來到閻羅殿,嚇得眾鬼嗷嗷大叫,東撞西逃,閻羅殿一片大亂。閻君不敢收留他的元神,奏報天帝。
“天帝情知他既不會陪侍項王,也不會陪侍漢王,允其在九江郡大孤山上空,升起大孤仙境,自己修道。神界稱大孤仙境為孤境,因為猛將英布修道於孤境,所以後世帝王及公侯之類的猛將,喜歡以‘孤’自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