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玄幻魔法 > 販夫全神錄 > 第498章 斧神追遼商

第498章 斧神追遼商 (第1/2頁)

說到沖天臘神的死,起因很簡單。

雄州是宋朝邊關麼,不就是鏖戰白溝驛導致的。

這一場慘烈鏖戰,恰恰是因為元度、元斤子、管英戧、元避禍四俠,堵截了遼國三鉅商。按說,宋朝四大俠對付遼國三商,根本不是問題。

問題是什麼?還是孫子的那句話: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元避禍等四兄弟,知己而不知彼,導致了元避禍這個宋遼第一猛的陣亡。

當時,遼國的涿州和宋國的雄州以巨馬河為界。巨馬河以北是遼國涿州,南邊就是宋朝雄州。宋遼對峙於巨馬河的大將,是楊延昭和宋長談。

這個宋長談,就是遼國三鉅商之一宋岸談之弟。宋岸談的大號乃薰香無常,宋長談的大號卻是“捉鬼無常”。今年的薰香無常宋岸談是六十整,弟弟捉鬼無常宋長談是五十二歲。楊延昭呢?五十六歲。

他們的歲數和閱歷旗鼓相當,武學誰也不比誰差。關鍵是宋遼兩國大戰期間,白溝驛這一帶邊境,沿著巨馬河南北兩岸,宋遼軍隊星羅棋佈。

北岸是遼國,每五里一帳,有一個哨卡。每個哨卡都有騎兵一哨,是五十騎。小小一個哨尉,其軍帳宛如宋軍元帥軍帳。為什麼會這樣?

按遼朝兵制,一哨是五十騎。十哨為一隊,五百騎。十隊為一道,五千騎。十道為一面,五萬騎。而保障這些騎兵的,每名騎兵有兩名隨從,一個負責打穀草,一個負責守營鋪。哨下有伍有火,五騎為伍,十騎為火。

還有不可預料的是,每一個騎兵,規定是兩人隨從,但是,一個正軍和兩個隨從,都有家小,全都在一起隨同征戰。這麼一算,一個正軍的身後,到底是多少人?誰能給個準確資料呢?

因此,真的幹起仗來,兩名隨從絕不會袖手旁觀。正軍加上兩名隨從,都在軍事編制,是三個人。他們的妻兒老小也不會等死。那麼,遼兵五十騎,最少有一百五十人參戰。多者二至三百人。

所以,探馬來報,如果說遼兵一千殺來,你派遣一千軍隊去迎戰,必然會大敗虧輸。宋史萬千戰役,一千對一千全勝的記錄,只有楊延昭一人。

只看數字,好像遼兵戰無不勝,不好打。實際上,完全不是那麼回事,那是因為雙方兵制大為迥異。那麼,巨馬河南岸的宋軍是怎麼防禦的呢?

巨馬河南岸是宋朝軍隊,當然是針鋒相對。這邊也是五里一隊騎兵。

按宋朝兵制,跟唐朝、五代基本相同,只是上層將領的官職名稱不同於唐朝、五代。這邊的一隊仍然是唐朝的五十人,隊正也是九品正官。

兩隊為一旅,兩旅為一團,四至六團為指揮使。隊下有火,十人為火,由火長帶領。指揮使就到了高階將領行列,再往上就是各層級的都指揮使。

一般情況下,戰端一啟,都指揮使直接指揮的兵,不超過六個指揮使的兵馬。也就是說,最多直接指揮七千二百人。在宋代軍事史上,只有這次澶州大戰,楊延昭被真宗一次給了一萬人馬。

就算鄭子明、潘美、高懷德、曹彬、石守信、李繼勳等大宋開國元勳,他們統兵的時候,自己直接指揮的兵也從沒超過八千。

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及後周大將李重進、張永德、鄭子明等,這些柴榮的後周開國元勳,直接統兵的數量,也同樣沒有超過六個指揮使的兵。

足見楊延昭的厲害,的確是朝廷倚重的超級大將,也是宋朝皇帝萬分信任的忠臣。為什麼楊家將的故事被百姓津津樂道?並非是其爵位多高,而是這種赤膽忠心,令人讚佩不已。

還有一個概念混淆,遼朝的一隊騎兵,那可是指的五百騎。而宋朝的一隊騎兵,跟唐代一樣,是五十騎。

我們如果看宋遼兩國的史料記載,好像宋朝一隊,與遼朝一隊的對戰,全部是一觸即潰。我們看到的文字都是“隊”與“隊”的比拼,而實際上是十比一的對決,你就算現代高科技,十比一對決,你敢嗎?

所以,宋代武將之厲害,他們的勇猛無敵,絕非唐人和後代可以理解。就這樣,還被設定模式,必須被文人掌控。

民間傳說、戲曲文化,凡武將、俠客,最為稱奇者,全是描寫宋代的,這就是其中原因。包括本書所寫前四部,唐代那些封侯拜將者,假設來到宋代,基本就是找死的節奏,不會有什麼成就。

更別說像楊延昭這樣,被宋遼兩國敬重。

所以,宋太宗設定的文人管軍模式,雖然結束了五代戰亂,防止了周世宗和他親二哥的悍將兄弟們爭帝位,卻也造成了後代孱弱不堪,畏敵如虎。

宋遼雙方的兵制,基本搞清楚了,才能往下說宋遼第一猛,我們心愛的元避禍是如何戰死的?

這天,已經過了閏九月,進入殷歷十月。澶州那邊已經被遼軍三面圍困。

最新小說: 萬仙來朝 喚神雷!畫神符!小郡主震驚全帝都! 玄幻:重瞳融合輪迴眼,一招一個須佐真龍 仙界兇險:我苟在高武亂世顯聖! 我的師父強無敵 天榜 最狂瞎子:退後我要開始斬神了 另類修仙的我,氣哭百萬修士! 巫墟 御獸從旅行青蛙開始 玄幻:開局吃軟飯,出世即儒聖 星墟道心 我功德無量,娘子是妖又何妨 從斬妖除魔開始鎮壓諸天 靈氣紀元之逆天主宰 陰陽聖尊 仙子不興煮,得用黑鼎涮 被挖靈骨,她帶三千神獸殺瘋了! 劍客! 混沌戰體你不要,化身邪神你哭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