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油販神鄭恩、薯粉販神陶三春,夫婦歸神並不在同一年。
鄭恩是去年八月被趙匡胤冤殺的,陶三春於今年四月醉死。鄭恩跟柴榮、趙匡胤不是結義的龍岡三傑嗎,被冤殺的原因是什麼呢?
當時,鄭子明以北平王鎮守易州,兼任易州刺史。而遼國與之對峙的是南京道左丞相、涿州刺史蕭鎮漢。易州是周世宗柴榮病逝之前拿下的,如果柴榮不病,從易州一衝,遼國南京幽州即可猛攻而下。
鄭子明屢次上奏二哥,要求以地利之便,拿下涿州,兵發幽州。但趙匡胤及宰相趙普,都認為統一江山必須實行先南後北的戰略,加之遼國兵多將廣,時機不成熟。
而蕭鎮漢誓要奪取易州,以保其南京安全。他採取以攻為守的策略,每年春秋兩季發動對易州的攻勢,都被鄭子明打敗。但鄭子明沒有得到大舉進攻的詔令,也不好擅自調兵,只能這麼堅守下去。
去年八月,蕭鎮漢聽從帳下都虞候宋鎮寰的計策,再次來個先下手為強。派宋鎮寰率三千兵,分散化妝,潛入定州境內,秘密襲取鄭子明的北平王府。到了北平縣,突然聚集在一起,大張旗鼓,猛攻北平縣北門。
陶三春守在王府,聞報宋鎮寰旗號,居然繞到易州之南,跑這麼遠來偷襲北平王府,頓時嚇得一頭冷汗。當即叫陶虎擂響聚將鍾,緊急傳令,讓守城兵兩千人,全部上城,緊守四門。
陶三春帶領陶虎、琴曼紋夫婦,登上北城門,看了宋鎮寰的攻城形勢。因為是化妝而來,大型攻城器具一樣都沒帶來,只是勁弩狂射,叫罵挑戰。
陶三春令城頭多置大木,專門迎接他們的弩箭,繼而取下,為我所用。等敵人射到難以為繼的時候,城頭弩箭猛射,還給他們。
這倒好,搞得遼兵死傷慘重,宋鎮寰為自己出的妙計而懊悔。他孃的,碰到了陶三春這個臭娘們,偷襲北平王府,搞不好就成了一場敗仗。只好下令後退五里,安營紮寨,四門圍困,等待城中糧食耗完,再猛攻得逞。
陶三春令大哥陶隆,率領死士二十名,從東門突圍,到保州向東平王高懷德求援。
陶隆叫二十人,以六人作前鋒,擺成滾雷陣。兩人作滾俠,專斬下盤人腿和馬腿。兩人為雷俠,專攻敵人中盤和馬頭、馬腹。兩人專斬敵人的腦袋。六人殿後,也擺成滾雷陣。八人居中,分左右兩翼,左右各四人,殺開血路。
敵人圍攻東門的約有八百人,以陶隆的這個衝法,一路猛殺,斬殺攔路者四十餘人,很快就突了出去。
到了保州,陶隆向高懷德稟明詳情。這邊,高懷德以東平王兼任保州刺史、廣信軍節度使。一聽,宋鎮寰這小子膽兒也忒大了,竟敢孤軍深入,好嘛,派兵過去,包他的餃子。
陶隆以為:“千歲,何不一面派兵援救北平,一面派兵向北,會合易州軍,趁著涿州兵力不足,反攻涿州。即便拿不下,也叫蕭鎮漢損兵折將。”
高懷德大笑:“老兄果然妙計,分給你一千兵,援救北平。我這邊以劉廷翰為救援都指揮使,你們兩個配合好。寡人親帶五千軍,會合三哥北平王,反攻涿州。”
就這麼,劉廷翰是柴榮為首的鉅鹿十六俊的十五弟,宋初名將。他手捧令箭,與陶隆火速馳援,到了北平城下,恰恰是個黃昏。
劉廷翰令擂響大鼓,給城上傳遞訊號。城上陶三春看到劉廷翰和陶隆旗號,也擂響二十面大鼓,兩下夾擊城外的宋鎮寰。
劉廷翰、陶隆雖然只有一千兵,城內只有兩千兵。敵人是三千兵。但宋軍是裡應外合,果然銳不可當。宋鎮寰慘敗,帳下圍攻四座城門的大將全部陣亡。只剩下五六百人,死命護住宋鎮寰跑掉。
陶三春令陶虎、琴羞夫婦,帶八百騎緊追不捨,將劉廷翰迎入城中,大排宴筵,熱鬧慶功。
北平縣城的慶功宴開始不久,陶虎提了宋鎮寰人頭,凱旋而歸,遼兵逃脫不足百人。他追到了北平寨下。
守寨的鄭子昂,是鄭丁寡的孫子,名叫鄭慈,字子昂。鄭子昂是鄭恩的族兄。他一看居然有遼兵旗幟,簡直是狗膽包天。
鄭子昂提著祖傳的六十三斤梨花槍,帶五百兵飛奔出寨,對著宋鎮寰一通胖揍。後面恰恰陶虎趕到,舞動一對描金滾龍錘,單錘重達四十八斤,這一頓猛砸,霎時間闖入垓心。
琴羞舞動祖傳的雙頭琴劍,所到之處,人仰馬翻。
宋鎮寰以六十八斤虎頭湛金槍與陶虎對戰。這槍的分量,在槍將之中,屬於超重大槍,宋遼兩國當屬於鳳毛麟角。
陶虎雙錘合起來重達九十六斤,單錘比姐姐陶三春的雙錘重十二斤。遇到這種錘王,也算宋鎮寰倒黴。兩下悍鬥至三十餘合,鄭子昂殺完了遼兵,過來合斬宋鎮寰。
二打一,宋鎮寰眼看只剩百餘人,大喊:“撤!”
陶虎哪裡給他機會,雙錘砸到,一錘砸中他肩頭。磕馬直撞,又一錘砸碎他頭顱。琴曼紋以雙頭琴劍將其梟首。再看百十個遼兵,跑得很遠了。鄭子昂笑道:“他孃的,這夥人是怎麼鑽進咱大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