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拜將之後,李井不再販賣紅棗,退養在家。
征剿裘甫起義中,李井長子李峽、次子李屹,其弟李泉,李泉之子李巒,李峽之子李大溝、李屹之子李大漳、李巒之子李大溏、李大滔、女李大溶、婿張大洪集體參戰,李家子弟多達十一員大將,鎮海軍稱之為李家將。
特別是李井及兩子兩孫五員大將都使雙槍,被稱之為雙槍五虎。
戰後,李家十一員大將多封伯爵、子爵位,冠戴濟濟一堂,乃金壇縣李家浜一時之盛。
內中李大溶之夫張大洪乃黑煞神張境幼子,兩人同庚。張大洪販賣湯陰縣特產黃酒“雙頭黃”。善使其祖花蜜販神張涯的藤蛇棒,大號黃酒大俠。
張境、李峽兄弟與萇丁那邊的朝歌八劍,自從四十八年前在朝歌臘八會結識,一直保持著緊密聯絡,最終結為親家。故而他們的子弟起名,也遵從了無虞侯陳果定下的規矩。
楚州八仙的四哥就是黃酒大俠張大洪,相州湯陰人。
五哥就是倍瑋,三十六歲,屬虎,成都人,驃國王后唐嫣與飛烏劍俠倍一洛之子。
六姐景薰,比倍瑋生月小一點,倍瑋之妻,成都大取錦坊坊主景大取第三女。
七哥孫大濤,三十四歲,文宗開成元年(836年)生,屬龍,乃涪陵六俠老么、孫嘯長子,孫誇長孫。
父親孫嘯官至嶺南五府經略使,冊封盧陽郡公,封地在黔中道的錦州,盧陽郡就是錦州別稱,在湯寓冉老家溪州東南,此後自會聯絡。這小子卻不喜歡當官,選擇了經商。就做盧陽郡特產“比狗跑得快”的盧陽臘肉。
八妹谷易潔,三十一歲,夏州朔方縣人。六大神侯的大哥棍神侯谷輾長女。朔方縣自從隋朝以來號稱甘草城,她就販賣甘草。
她的身長在楚州八仙中是最高的,達到八尺三寸的巨人,跟她爹棍神侯一般高。力氣也是楚州八仙中最大的,所使父傳的竹節銅杖七十八斤,每每遇到強人,將大棍一戳,頓時下去一尺多深的大坑,嚇得那些強人抱頭鼠竄。
谷易潔這個名字,往往被人叫轉音,成了谷一姐,江湖上稱之為“甘草一姐”。實際上在楚州八仙中是么妹。
楚州八仙從長至幼是:陳大滄、萇大淡、李大溶、張大洪、倍瑋、景薰、孫大濤、谷易潔。
陳大滄的爹陳果不是無虞侯嗎?封地在嶺南澄州,倍瑋與景薰為什麼跑到楚州去找?這不是南轅北轍了嗎?
陳大滄也有爵位,鹹通三年(862年)他三十歲時被封寶應侯。寶應縣屬於楚州,故而侯府在這裡。他一個藕粉販子,怎麼就被封為寶應侯了?
那年,嶺南西道節度使蔡京為政苛虐,設炮烙之刑,軍民憤怒。此蔡京與後世宋朝大奸賊蔡京,風馬牛不相及。同名同姓,但相差二百年之遙。
鹹通三年八月,邕州將士驅逐蔡京。這老小子跑到藤州,製作朝廷假敕書及“攻討使”印,召募鄉丁及土軍回攻邕州。
當時,無虞侯陳果及兒女們都支援邕州將士,並積極參與抵抗蔡京的反攻。陳大滄以祖傳鑌鐵盤花梃出城打陣,但他的大梃比祖父陳哲當年的四十八斤足足多出二十斤,重達六十八斤。上陣只是三合砸死土軍首領劉繃。
蔡京這些烏合之眾當即嚇癱,迅速潰散。城中兵將全體衝殺,將蔡京軍殺盡。蔡京繼而逃往桂州,桂州人拒而不納。蔡京京無路可投。朝廷聞訊,天子敕令:賜其自盡。以桂管觀察使鄭愚為嶺西節度使。
此戰中,陳大滄居首功,被封為寶應縣開國侯,御賜“藕粉大俠”金牌一面,帶旨行商,所過州縣關津免除課稅。等於是陳大滄已經另立門戶,在這邊繁衍生息。
陳大滄的寶應侯府邸並沒建在寶應縣,而是建在了楚州治所山陽縣,而山陽子萇丁及車橋鄉君燕藍孃的府邸,也在山陽城中。
山陽子萇丁在朝歌八劍中是四哥,無虞侯陳果是七弟。陳大滄守著四伯父這個老頑童,那日子過得有滋有味。如今,陳大滄的長子陳檀都已經十八歲了,跟著老爹販賣藕粉也已經四年。
這小子卻相中了無虞八角。此物乃爺爺封地無虞縣的特產,過去生在那裡卻不以為然。忽然遷來山陽,頓感無虞也有寶物。正所謂身在福中不知福,忽然別離想故土。
陳大滄並不以為陳檀賣八角,是對自己販賣藕粉的一種背叛,反而認為孩子有主見,只是江湖經驗不足,還需要再跟自己闖蕩幾年。現在正在為他物色妻房,說媒的倒是不少,但是門當戶對的不多。
這天近午,倍瑋、景薰到了寶應侯府。門官一看,喲哬,這不是五老爺和六娘來了麼,無需通稟,趕緊讓進府內。
門官朝大院子裡高喊一聲:“五老爺、六娘駕到!”
老管家於留跑了出來,慌忙迎住請安。倍瑋、景薰已經隨老管家走進第二進院子的正堂,還不見大哥陳大滄的影子,夫婦不約而同問起:“怎麼回事?千歲大哥大嫂沒在家嗎?”
於留驚慌失措,嘴唇哆嗦半天,磕磕巴巴答道:“千歲他,他,他鬧肚子,在後堂廁所。我去叫他。”
於留慌不迭跑向後堂。侍女過來,給他們夫婦請安,打清水,遞毛巾,沏茶。等了好久,還是不見陳大滄夫婦的蹤影,景薰坐不住了,納悶起來:“奇了怪了,大哥大嫂今兒到底怎麼了?”
她拉上倍瑋就向後堂去看,剛到後堂門口,看見於留站在堂屋正中,隱約聽見側室是大嫂琴舜英的抽泣聲。
大哥陳大滄低吼一聲:“不服嗎?正好小五、小六來了,叫他們評評理,讓他們看看你做的什麼事。”
倍瑋、景薰相視苦笑,他們家到底什麼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