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瑋到底是誰呀?為什麼把驃國王后叫娘?
王后唐嫣現年五十八歲,與王子竟丘霓結合二十七年。這壯漢少說也有三十五歲,到底怎麼回事?還有個問題,唐嫣當初是跟王子竟丘霓當王妃的,現在成了王后,又是怎麼回事?咱一一道來。
別忘了,唐嫣被鏢國王子竟丘霓苦尋十年,她失蹤這十年是被大將背伊洛搶走了。這個倍瑋,正是唐嫣與背伊洛所生的第一個孩子——背違。
背伊洛離開驃國之際,九歲的背違不忍,跟隨父親遠走高飛。另外一子五女由唐嫣帶入驃國首都卑謬的宮中撫養,竟丘霓也視如己出。
現在背違隨父親背伊洛一起,都改姓倍,父親改叫倍一洛,他改叫倍瑋。
進入唐境之後,將其驃國的出身憑籤拿出來,被西川節度使批准,於西川境內居住、經商。父子乾脆就在成都住下,買了個小院,找了個做飯的老婦。老婦景杏花的家裡只有一個孤老伴,兒女們都不在成都。
倍一洛看著老頭不是凡人,就一併叫老頭過來看門護院。老頭叫劉泰,字染赤,一輩子只幹過一件事,在義成軍老兵。
呆的時間久了,知道老頭居然是一位伯爵,善使透骨銀槍。最開始僱用他的時候,只不過六十多歲,現在已經九十歲了。老頭天天習武不綴,仍舊身體健旺,聲若洪鐘。這個劉泰到底是誰?後文自然會露面。
倍瑋跟隨父親倍一洛,從頭開始向劉泰和景杏花學習唐語,經過半年多的學習,能說一口流利的成都話。
經過景杏花的聯絡,老太太在成都孃家的侄子是個開織錦坊的,蜀錦織的十分漂亮。經過景杏花給坊主景大取說情,父子二人就進入織錦坊作幫工。小倍瑋剛滿十歲,幹不了重活,就幫著燒火洗碗之類。
幹了三年,倍一洛基本摸透了蜀錦的工藝流程及質量標準。倍一洛請求坊主景大取,自己要作蜀錦販賣。景大取懷疑他的資金問題,倍一洛只好將離開驃國之際,王宮結算的俸錢拿出,一共是三百兩黃金。
景大取大喜過望,正愁自己的大取錦坊外銷乏力,當即允諾其交三成的錢提貨,賣完結算。不但如此,景大取與倍一洛結義為兄弟,兩下結為生死之交,發誓做好蜀錦生意。
倍一洛對於內地不太熟悉,索性賣往驃國附近的南詔、女王國、陸真臘,往南賣到環王國,往西賣到印度各國。
最後也到驃國販賣,直接批給當地的舊友,委託他們去買,自己要信守諾言,不在驃國活動。一開始這些朋友不曾經商,只是幫忙聯絡賣完,抽點紅利。時間久了,懂得了蜀錦多麼搶手,好幾家朋友直接參與蜀錦販賣。
南詔國的首都陽苴咩城,有一位富商王鼓賧原來就是販賣蜀錦的,得到大取錦坊的蜀錦後,愛不釋手。加之倍一洛與蜀錦坊主是結義兄弟,這更放心了,也就不直接跑成都,而是批發倍一洛的。
女王國也是這樣,類似陽苴咩城的王鼓賧,也不再直接跑成都,而是批發倍一洛的。
從此,倍一洛專心做起蜀錦販賣。一開始,途路遙遠,販運過程中遇到過劫匪、陰雨、生病、馬車壞掉等等許多問題,一直幹到第三年才順手,才真正的掙到了錢。
直到倍瑋長到十八歲,此時,倍一洛已經販賣蜀錦五年之久,年齡也到了四十一歲。經過景杏花做媒,於那年八月續娶了一位成都郊外的年輕寡孤羅花林。緊接著當年九月就給倍瑋娶了親,女孩正是景大取的三女兒景薰。
倍瑋從父親一開始販賣蜀錦就是跟班的,現在也已經跟了五年了,決計自己帶老婆闖中原。第一站自然是洛陽,在出發之際,倍瑋對於去洛陽到底怎麼賣一籌莫展,而父親已經帶了兩名弟子,往南詔上路了。
看門老頭劉泰見他們年輕夫婦發愁,禁不住好笑:“老夫隨你們走一趟,到洛陽必有辦法。”
倍瑋、景薰一連聲說好,就將家裡託付給繼母羅花林和老婆婆景杏花,劉泰帶領他們夫婦,拉著兩馬車蜀錦直奔洛陽。
從成都府往東北,過劍州,再往東北到興元府,繼續往東北到長安。長安到洛陽是往東直道,就好走多了。
一路曉行夜住,經過十六天的行進,走完了兩千五百里的路程。主要是從成都到長安一段路不好走,足足走了十月。
蜀道難麼,雖然隋唐以來修好了成都至長安的大路,但畢竟盤山路太多。而且到很陡的地方,需要前面車上卸下來一半,上去之後再卸到路上,空車返回裝另一半。兩車就需要四趟才能上去,不但人很累,而且耽誤行程。
到了洛陽,經過劉泰一打聽,當時的東都畿都防禦使叫個羅閃。倍瑋對這個羅閃沒感覺,景薰那就更沒感覺了,劉泰卻大喜過望。
劉泰當即看看天,已經過了午時,這九月末的天,不冷不熱,人家肯定午休,不便拜訪。這時候去敲門,那是相當的不禮貌。
乾脆簡單找飯肆吃點,轉轉洛陽城,到傍晚再去羅閃府上拜訪。找了車馬店,將馬車蓋好,馬匹讓店主喂好,叫上兩個伴當一起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