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千年老參的傳聞,在皇室、公侯之間,早就沸沸揚揚。
武宗李炎還在做潁王之時,就知道前朝文宗皇兄為王德妃尋求千年老參治病的事情。後來被仇士良將這件事情攪黃,聽說還死了神策軍大將。
神策軍大將不但武功屬於超一流水平,而且大多品高爵顯,從沒聽說過神策軍幹什麼事情死過人。截殺採參人和販參人就死了大將,不輒是給仇士良一記悶棍,給天下仇恨仇士良的人壯了膽子。
雖然那幾位大將死了,但仇士良以失蹤為名勉強掩蓋,暗中對家屬厚加撫卹,神策軍才沒人告發。仇士良也因為這件事情收斂了許多,再加上他親自立起來的天子李炎多謀,與宰相協力同心,徹底將他扳倒。
這千年老參,在他李炎繼位第四年又出現了,天子當然就要問一問。他坐於大明宮太液池南的含涼殿,皇太后及南康公主已經引薦了漢陰郡君,簡單瞭解過了千年老參的種種波折傳奇。
此時,見兩個老頭、一對壯年夫婦、一位原神策軍大將跪在下面,勃然大怒:“得此千年老參五年之久,為何此時才獻?如此輕慢君王,該當何罪?”
柴署情知,面君就是赴死,不慌不忙,前跪一步,朗聲回奏:“陛下暫且息怒,容臣詳細奏聞,如陛下以為臣等的確有罪,臣等任憑聖裁。”
“講,朕倒要聽一聽怎麼個詳細奏聞?”武宗稍稍和緩情緒。
柴署言簡意賅講明獲得千年人參十二年以來的風風雨雨。先奏報了歷時七年之久請出寶參的經歷,又從護送寶參慘遭仇士良派人截殺,自己掉落陷阱,烏本秩被魏綸擒走開始說起。
再說到師父救下烏本秩,兩人取到寶參又被截殺,楊絮救下師父,自己結義九俠,尋找師父下落,義母勸魏綸不再幹預,師父尋找烏本秩下落,直到仇士良死,臣等才敢進獻寶參。等等情節,一口氣說了個清清楚楚。
最後,柴署振聲說道:“仇士良飛揚跋扈,就是當朝宰執也隨意殺戮,更不要說阻礙聖聽。那種時候,莫說獻寶,寶物才到大唐境內就慘遭毒手,幸而臣等命大,拼死護住寶參,才使天降靈瑞之物終歸陛下所有。此乃是陛下扭轉乾坤的見證,更是陛下聖明神武的吉兆,也是天下中興的祥瑞。”
柴署“嘚吧嘚吧”一通奏聞,將武宗天子聽得先是驚奇不已,繼而萬分感嘆,最後龍顏大悅,一時間哈哈大笑。
武宗起身下來龍椅,親扶柴署:“柴愛卿及眾愛卿平身!你們護衛國寶,受這麼多苦,朕都明白啦。所死神策軍四將,愛卿需叫相關人等,讓大理寺問明情由,錄下仇士良罪證。今晚就在這裡賜宴,所有功臣一起賞月。”
武宗果然英明,趁獻寶人的奏狀,一併蒐集仇士良罪證。看起來,驃騎大將軍、楚國公、揚州大都督仇士良雖然死了,唐天子並沒有對這種惡貫滿盈分子善罷甘休。
武宗對這千年寶參大感興趣,又詳細問了烏本秩是如何挖到?列南州是如何護衛寶參?楊絨是如何戰敗神策軍大將?漆雕支如何被生俘?柴署是如何落入陷阱又與李璣、潘琅等如何結義?等等細節,問了個清清楚楚。
坐於角落的錄事官將這番對奏記錄得清清楚楚,武宗親作批閱,批示大理寺詳加詢問,錄下仇士良罪證。
柴署、楊絨夫婦帶領師父列南州、烏本秩、漆雕支及宮外眾人,由內侍、錄事官領著,到大理寺錄口供。
不到黃昏,說清了仇士良截殺案,內侍、錄事官帶他們返回宮中。
於路柴署與師父、烏本秩商議,看起來,武宗的確是個聖明天子,對咱們基本不會再有別的什麼岔子。再進宮中,就將寶物獻上。三人商議一致,就由柴署獻寶。三人帶著楊絨、漆雕支及崇信九使,再次進入宮中。
武宗這邊,已經擺好御宴,皇太后郭念雲、南康公主李潾、漢陰郡君魏綺陪定天子,等著眾位到來。
柴署從李璣的包袱裡拿出檀匣,對武宗雙膝跪下,眾人依次跪正。
柴署領首,朗聲奏曰:“臣驍騎尉柴署、臣渤海國烏本秩、臣渤海國列南州、臣驍騎尉楊絨、臣騎都尉、開邊男漆雕支等再拜吾皇萬歲!盛世中秋,天降瑞彩;稀世寶參,出自渤海;寶歸聖君,義合圓宰。臣等將渤海國所產千年老參,特獻聖上,願陛下龍體康健,壽如松柏;國泰民安,萬方奏凱。”
嗬,這小子居然能拽這麼好的文辭,武宗大為驚奇。內侍捧過檀匣,遞給武宗。喲哬,這檀匣好長啊,天子不及細看,趕忙呼喚:“眾位愛卿平身,這裡是寢宮,免除一應禮節。來,咱們一起看寶。”
眾位紛紛起身,郭太后等也都圍過來,距離天子三步之外,看天子鑑賞寶物。會昌天子李炎緩緩拉開檀匣所繫金絲,抽開檀匣,又將紅綾剝開,千年老參現出身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