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壺與吳公鼎獻計,乃是暗劫戰果之計。怎麼個暗劫戰果?
韓皂、尤統征戰黎陽津,回程之時,我們在半路設伏,將他所獲財寶一併截獲。半路等候一樣多的空車,前面派人抵死抗擊,後面將車上的財寶卸完,給他們車裡填滿草木,還給他蓋好。
我們撤走,等他們發現的時候,我們已經跑遠。昔日,赤壁大戰之後,荊州絕大多數地盤卻讓劉備搶佔,就是這個計策。
到時候來討要,自然可以給他開條件,他韓皂總得屈服一二。想敵對還是和好,任由大都督裁奪。
李師儒哈哈大笑:“此計必是吳侯所出,果然妙計,就以荊國公所部三侯九伯六百精兵,依計而行,來個暗劫戰果。”
韓皂率兩千妹國兵,大戰黎陽津,七天取勝。寧武山大敗,逃回大名府,要再帶精兵,征剿妹國公。
黎陽縣的兩千魏博兵,大將被擒數人,兵丁敗逃散失無數,被俘五百人。韓皂這邊傷亡、逃跑失散七百餘人。連同俘虜,現在是一千八百兵。
黎陽津剩餘的十六艘寶船被韓皂悉數劫走。早已溝通了鉅商,當天就將寶貨變賣,得銀**四萬貫之巨。僅僅拉銀錢的車輛就超過四十輛。
但他們回程過程中,還沒出黎陽縣境,就在枋城渡發生爭搶錢財的內訌。一半銀錢被搶。一千八百兵中,搶到銀錢的八百人一鬨而散。韓皂還剩一千兵,二十輛車的銀錢。
這裡有壺帶領吳公鼎等,埋伏在韓皂從黎陽回青巖山的必經之路,鹿臺鄉的金牛嶺中。
等韓皂、尤統帶隊過來,吳公鼎拍馬而出,與尤統戰至二十餘合,將其打敗,韓皂有傷,跟隨逃跑。一千妹國兵被吳公鼎俘虜四百多,約有六百人跟著韓皂逃走。
二十車銀錢全部被劫。原計劃所用的草木換財寶空車,根本沒用上。
回到林慮山,李師儒看到二十車銀錢,兩眼發直。我的娘呀,這可是兩萬貫啊!巖國從此錢糧無憂矣。
吳公鼎所俘獲的四百多兵,都歸吳公鼎統帥,不再分屬各部。
按一公三侯建制,有壺統帥六百兵,三侯分別領有二百兵。現在吳公鼎自己就有六百兵,李師儒大加封賞,加封吳公鼎為徵石大總管、石國公。
意思是,將來叫吳公鼎征討安西都護府碎葉鎮西之石國,就讓吳公鼎為石國公。石國公屬下三侯,吳雕為食侯,陳果為商侯,還差一個軍侯,就以俘虜兵中最善戰的李獲為軍侯。
吳公鼎所獻計策,取得這麼大的勝仗,李師儒的慾望無限膨脹。單看吳公鼎的封爵,就知道,他的抱負隨著銀錢、兵馬的增多而增長著。
當時擺開盛宴,給有壺、吳公鼎慶功。
酒席宴上,李師儒對吳公鼎讚不絕口。
惹得於桓、文烈頗為嫉妒,咱怎麼就沒想到這麼個計策,這韓皂怎麼就受傷了,被吳公鼎搶了這麼大的功勞。於桓跟文烈在那裡嘀嘀咕咕,兩人又找到李叔山,也要設個法子,立個大功。
李叔山自從文烈上山以來,一直就是冷若冰霜,面如石板,毫無表情。任誰說什麼,輕易不答話,而一旦搭話,就是三個字“拿酒來”。
棒打淮西無敵手於桓於護城,當然知道李叔山這段時間的變化,拿著一大壇酒,與文烈來找。
他對李叔山、文烈抱抱拳,開口說道:“冀公,燕公,加上我這個晉公和荊公,四公之中,荊公是唯一一個帳下再出公爵的國公,現在巖國呈現五公鼎立局面。咱們的帳下是不是也得有所動作,叫多出幾個國公啊?”
文烈開口就是大嗓門:“冀公不愛說話,先敬酒麼。敬了酒,冀公肯定有好計謀。到時候,咱每人帳下都出一個國公,就來個八公鼎立。”
於桓叫道:“對,八公鼎立。我帳下軍侯崔祚崔馭朝就不次於我,取個國公之位,手到擒來。燕公帳下商侯萇丁萇又實,掌中八卦開山斧重達六十二斤,更是國公人選。冀公帳下……。”
不等於桓繼續鼓動,李叔山叫道:“拿酒來。老子帳下食侯宋吉最有把握,卻與他帳下的三伯全部戰死。商侯李端李服莊、軍侯李章李服文,均為大都督嫡子,叫我指揮哪個?”
李叔山說完,再不言語。劈手奪過於桓跟前的酒罈,“嘩嘩咚咚”倒了一碗,一飲而盡,只管吃菜。
於桓、文烈一時被嗆到,無話可說。
還真是,他不敢指揮李師儒兩個兒子。而食侯宋吉與錢伯李戶、糧伯雲階、草伯戴準都戰死,新封的食侯及三伯,都是校尉、旅帥才上來的新手,現在李叔山幾乎就是個冀公空架子。
文烈想到這裡,忽然有了靈感,急匆匆來找新晉的石國公吳舉,一通耳語,兩人哈哈大笑。於桓跟來問他們笑什麼?文烈又跟他說了一番新詞,並非跟吳舉所說的話,惹得於桓也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