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陽縣大堂上,漆雕又令所有十四人通名報號,由兵曹吏員記錄在案。
包括他自己,分別是:飛焰靈官韓皂、花蜜神販張涯、五雷神將文烈、春酒販客漆雕又、雙槍將李井、神拳大俠尤統、黃府義女安芝、白玉墩萇丁、荷亭仙燕藍娘,綰面俠柴署、冉門四俠中有航、銀蔓、金樓、冉鸝。
魏博軍節度使寧廣、親勳翊衛校尉陳箭、黎陽署理縣丞商繼、黎陽津丞石所,他們是這次破案的軍方、官方代表。
漆雕又先令眾人都到縣令馮察府邸,勘察一下現場,看他的死因。
牙衛叫上仵作,帶大家開啟馮察府門,死去的牙衛屍身都在院子裡蓋著白布,馮察的屍身放在正堂中間。
漆雕又揭開馮察身上蓋著的白布,一點點仔細檢視。由仵作從頭到腳,逐次開啟身體各個部位,一面叫大家看,一面介紹他的分析判斷。
賊人殺進來,從馮察的手掌傷情來看,一定是馮察用手直接握住了刀劍刃口,繼而遭到了馮察劇烈反抗。這種刀傷馮察身上還有十多處,又可以判斷,一下子湧入了至少四五名賊人。為什麼說馮察在劇烈反抗呢?
從這些刀傷深淺不同,房間四周血液噴濺的情況,以及桌凳盤扭翻側,甚至馮察胸膛留下一段刀刃,可以看出,馮察以自身骨肉為武器,在與賊人展開殊死搏鬥。有兩名賊人都是被膝蓋頂碎頭骨而死,足見馮察武藝之精。
最終,一拳難敵四手,被十幾名賊人打死。從頭部傷情來看,明顯是在馮察翻倒之後,被亂腳跺死的。
馮察從臥房打到正堂,始終沒能找到自己防身兵刃,就這麼靠肉體搏鬥,最終死於非命。
漆雕又及眾人為馮縣令的英勇頑強,感到深深震撼。
但問題來了。漆雕又大惑不解:“別說堂堂縣令,就是普通民眾,防身之物,必在身邊。昨夜,馮縣令如此苦鬥,為什麼找不到防身之物?守在外面的十數名衛士,裡面如此激烈打鬥,難道聽不見,且一個也衝不進來嗎?”
他轉而問身邊其他人:“大家認為呢?”
尤統說道:“七叔,馮縣令所受傷情,跟家父相似。我們昨夜被賊眾包抄,幾乎都是以一敵十。由於事發突然,一開始沒有形成統一指揮,馮縣令和家父事發不久就被賊人殺掉。現在的問題是,他們到底是些什麼人?”
銀蔓說道:“七伯,昨夜尤大俠帶領我們三女將,與賊眾廝殺,以我和冉鸝的劍術,有一個賊人竟然能以一敵二,激戰之間,霎時間就是八十餘合。最後尤大俠墨劍殺來,三對一,才將他斬殺。這樣的高手,絕不是一般草寇。”
冉鸝急忙上前,掏出一個天龍葫蘆玉佩:“七伯你看,這個拇指大的葫蘆上刻著壁虎,就是那人劍穗上被我斬落的。”
漆雕又看了看:“這個玉雕沒什麼怪異之處,葫蘆上刻著壁虎,寓意是:福祿雙全,必得幸福。”
燕藍娘也上前一步,將一截劍刃遞給漆雕又:“五爺爺,這是那賊人的佩劍,前半段在激戰中,被我的靈昌劍斬斷,他執定後半段從我手裡跑掉。又去與冉鸝、銀蔓廝殺。”
“半段劍就可以與人格鬥好久,如此厲害嗎?”寧武山大吃一驚。
尤統也將手柄那半段遞上來。漆雕又將這柄劍對在一起,來到院子裡,對著陽光仔細看。隱約看到四個字:“巖國護軍”。
這是個什麼意思?從哪兒冒出個巖國?
李井作為土生土長的黎陽人,對附近州縣的境況瞭如指掌。
他介紹,隋唐兩代的初年,都曾在隆慮縣設巖州。按這個口氣,難不成李師儒在林慮山建立了巖國?巖國護軍,按大唐九品三十階官制來論,護軍勳位是從三品,可封侯爵。
漆雕又禁不住嘆道:“呦呵,娘賣批,李師儒龜兒硬是要搞大嗲!勒個娃娃有幾個人,敢弄悶猖狂?”
大夥都搖搖頭,誰也不知道人家的底細。
漆雕又看到這裡,急令:“總領,你帶金樓、銀蔓,將所有被殺的賊,捱到搜身,看還有啥則?特別要搜一搜勒個巖國護軍。”
尤統及金樓、銀蔓應聲而動,帶著牙衛們挨個搜。
眾人回到大堂,單等搜身結果。
賊眾被斬五十六具屍體,包括巖國護軍在內,搜出了三面金牌。這些金牌佩戴在各人腰間。
巖國護軍的金牌,正面名稱跟其佩劍一致,還是“巖國護軍”,反面刻著:鎮東將軍宋吉字食侯。
另一塊金牌正面是:巖國上輕車都尉,反面是:平黃將軍李戶字錢伯。
再一塊金牌正面為:巖國上輕車都尉,反面是:平運將軍雲階字糧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