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神殿,五大販神在這裡繼續掐經。
子祝壽講到這裡,笑了笑:“尊卑之事,在一個大教裡是至高無上準則,然而作販事卻絕不可用,必須從靈魂上斬斷。但我們的斬尊卑,是有內外之別的。因此,經文是這麼說的。”
——
販界之中,必是居家尊卑,而行事平等。
行事不平等,也要按尊卑定價,此等販夫,人稱愚夫,叫人恥笑。
是故,販界精神,斷無尊卑邪說。此法條,與某教所學,格格不入。
五去私念。
信用立、愛心廣、親疏彌、尊卑斬,私念漸去,皆以度量衡為規矩。所謂天下為公,唯販者可以踐行。他業他教,真公心,古來未聞也。
立信用、廣愛心、彌親疏、斬尊卑、去私念,此五要集於一門者,唯販界耳。有悖於諸子百家各教各門經典,唯合於《道德經》而已。
欲達成五要之境,當先修五忘之德。
五忘者,忘生養、忘母施、忘父斥、忘師指、忘我息。
忘生養者何?
銘生養,毀信用。
生我者,小死。養我者,苦多。生養之恩,必欲銘記。而販者,必先忘生養,方成其事。為何?
生養之父母,來買貨物,該分文不取。今日來買,不取。明日來買,不取。日日來買,不取。父母非買貨,乃取物也。
他人問及父母,貨值多少,必欣欣然而言曰:分文不取。
人人皆有私心,必然算計。父母再來,所取物品,已夾帶他人算計。他人奉承父母,喜不自禁。於是所取日多。
忽被發現,斷然不予。日日恩惠不覺,忽失恩惠,必是仇寇。父子母子反目成仇。惡果有三,生意被毀,生恩斷絕,養恩不在,忤逆罪成。
是故,欲從販事,首忘生養。
父母妻子來買,貨值結算一視同仁。日日如此,習以為然。他人問及貨值多寡,滔滔不絕,引以為豪。益處有三,財源滾滾,生恩得報,養恩有饋,賢孝名成。
是故,販賣之事,古來稱為生意。首要在於熟人親黨視同生人,方可成事。熟人變生人,親黨皆以生人之意待之,是以為生意。
忘母施者何?
銘母施,亂規矩。
母生我,又乳我,是施多。母養我,又衣我,是施多。做了販事,亦必每念母施。
母至,或母攜人而至,必反哺母施而優惠,甚而送與。又,世間人母多矣,恍如吾母眼前,多所折扣,甚而免費。自亂陣腳,生意必敗。
忘父斥者何?
銘父斥,滅膽魄。
父者,威嚴之象。不忘父斥,縈迴腦際。取人之利,深覺理虧。取人利多,好似殺人。每日戰戰兢兢。
至若奇貨可居,奇寶之販,擺手搖頭,猶如逃兵,慌不擇路。膽魄俱滅,生意難做。日日如此,依然困苦,遂棄販而去。
忘師指者何?
銘師指,失變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