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鶻戰船,頭低尾高,前寬後窄,仿海鶻之型而造。
左右各置浮板四到八具,如海鶻展翅。船行於驚濤駭浪,平穩如在陸地。並有排水以增船速。船艙左右以生牛皮圍覆,似城牆,以防巨浪拍船,並可防火攻。牛皮牆上亦加搭半人高的女牆,設弩窗、箭孔。
甲板遍插牙旗,置戰鼓。
艨艟戰艦,自古就是水軍利器,創制歷史可上溯到夏商之際。
以生牛皮蒙船覆背,兩廂開掣棹孔,左右前後有弩窗、矛穴,敵不得進,矢石不能敗。
孔盜十五艘戰船,漿手佔了一百八十名,餘下二百四十人,每船十六名貂兵。甲板下分別有弩兩張,弓四張,矛士四名,水鬼兩名。甲板上有甲士四名。
這樣的河盜,假如不予平定,指不定會發展到多大的勢力。
望凌通、於青山各帶八百水軍,各有海鶻戰船十艘,艨艟戰艦十艘。都是十六漿戰船,每船二十四名貂兵。甲板下分別有弩六張,強弓六張,矛士六名,水手兩名。甲板上有甲士六名。可謂是絕對優勢兵力。
孔盜水軍,以三公子孔禮為前鋒,率五艘海鶻船,掛滿帆,打滿旗,如箭射一般,飛奔枋城渡。
二哥孔書居中,是五艘艨艟艦,也掛滿帆,打滿旗,瘋狂飛射。
四公子孔樂殿後,也是五艘艨艟艦,緊跟前面,順淇水而下。
將到枋城渡,見前頭首艦大旗,乃是義成軍振威校尉,左監門校尉,崩雷月牙斧於青山。
每隔五船又有將旗,分別是:
振威校尉,左監門校尉介穿山。
仁勇副尉,下戍主,斬陣閻王陶社。
仁勇副尉,下戍主,潁州宣姜琴雉。
於青山看到敵船飛來,高叫道:“擂響戰鼓,讓出水道。勁弩猛射,強弓飛矢。”
二十艘艦船分列兩旁,讓敵船衝過。又指揮艦船滿帆上溯三里,靜待敵船敗回。
衛士稟報,過去的敵船上,發現居中五船有一面旗,上書“朝歌水軍大都督”,“美溝應龍柴超字飛衝”。那將約有四十五六,紅臉大漢,掌中一柄描金戟,顯得十分威風。
於青山一聽,哈哈大笑:“還有這麼個人,名字起的很猛。還水軍大都督,就這麼十五艘戰船,枉費了倉頡造字的一番苦心。”
這些賊船衝入枋城渡,望凌通的二十艘艦船早已等著。封鎖了通往東面、南面的各處水面,嚴陣以待。
滅禮水霸孔虛偽一看對面水軍,有艦船二十艘,卻都是十六漿的,比自己的十二漿船,大出一號。水軍將領都有:
昭武校尉,義成軍行軍司馬,水軍主將望凌通。
振威校尉,右監門校尉寧武山。
振威校尉,右監門校尉向春山。
仁勇副尉,下戍主,巾幗不韋機巧。
孔虛偽一看,笑道:“哦喲,他們四將,恰好對我們四將。我們十五艘,他們也不過二十艘。今兒不叫他全軍覆沒,老子不姓孔。”
他指揮擂響戰鼓,叫旗兵立刻發出包抄機巧五艘艦船的訊號。集中十五艘先打沉他五艘,逐一對付,必能穩操勝券。
這邊望凌通看他的旗語,誓要包抄機雲渡。當即傳令,四面合圍。這邊旗兵揮動五面小旗,傳令下去。寧武山、向春山各率五船,當即靠攏。
機雲渡五船已經接戰。兩下箭雨紛飛。稍微靠近,矛士急刺。甲板上的甲士皆左手執盾,右手執兵,擋掉飛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