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田弘正的魏州採訪府。
望凌通將黃河小道詳圖拿出,一一指給田弘正細看。將薛尚書的拓寬河道之計,闡明利弊。
田弘正十分贊同,表示只要與治河相關,全力配合。與滑州隔河相望的黎陽縣,悉聽薛尚書調遣。從此,務使這一帶黃河兩岸百姓安然度汛。
既然如此,就由望凌通草擬拓寬河道奏章,薛平、田弘正聯署上奏。
正事說完,薛平帶人馬即刻回程。
那邊支使攔住公伯勇,逗留議事。
出來大名府,折衝都尉薛廣接住。
望凌通磕馬上前,對薛尚書施禮道:“尚書大人,末將以為,回程必有殺伐。”
薛平薛坦塗定神看他:“你待怎講?”
望司馬道:“昨夜宴罷,末將帶劍執兵繞尚書大帳護衛,前夜無事。寅時卻見遠處黑影五七人,對尚書薛字旗指指戳戳。末將飛身前往,意欲探問,卻不見蹤影。今日議事,國公府中少了一人。”
“少了哪個,這倒不曾留意?”薛坦塗駭異非常。
望凌通答道:“少了魏博軍判官。我曾問他們的行軍司馬,推說相州有急事。說話中眼神閃爍不定,舌根不利索。昨日相迎無事,偏偏今日急務?必是揹著沂國公,暗中安排殺戮。今日回程,更留下公伯勇議事。”
薛尚書一抖掌中方天畫戟,怒道:“一個薛字,嚇破他的狗膽。到了郊野,哪個怕他。傳令:薛燕領三十名女騎,三十名男騎,前頭開路。薛廣一百騎殿後。司馬二百騎居中。有強攔去路,斬訖報來。”
三將得令,整隊而行。薛燕帶六十精騎,飛馬往前。
穿過魏縣東南境,入相州安陽縣東。只見前面塵土飛揚,果然有一支人馬,約可千人,擋住去路。
看隊前旗幟,乃相州安陽折衝都尉夏虎皋。
約略看他模樣,凹兜黑臉,絡腮黃髭,烏金鎧甲,手執烏金瓜錘。耀武揚威,站在旗下。
薛燕性烈,攥定灼目亮銀槍,攢動坐下飛雪驄。此馬渾身雪花覆蓋,襯著她的銀盔銀甲,在陽光下十分耀眼。
她飛馳而前,厲聲吼道:“夏將軍緣何攔路?”
夏虎皋身邊飛出一匹白馬,四蹄與尾白,喚作踏雪驤。一員銅甲將軍,眼賽銅鈴,豹眉豹頭,掌中五股青銅叉。也有旗幟閃動,安陽折衝府右果毅都尉高胡俠。
他上前迎住,厲聲喝曰:“安陽折衝府奉沂國公將令,特來捉拿薛平。哪裡來的娘兒們,報上名來。還不下馬受降。”
薛燕罵道:“瞎了你的狗眼,後面旗幟寫著。”
“逆光,看不清。”高胡俠真搞笑,這是什麼地方,還在瞎扯。
“少廢話,納命來。”她抖動掌中亮銀槍,朝他梗嗓刺到。
戰馬盤旋,二人戰在一處。灼目亮銀槍晃動日光,閃閃灼目。五股青銅叉掃起疾風,泠泠作響。
約可十餘合,薛燕忽然站立馬上,蹬踏馬首,一槍直刺高胡俠。
再看高胡俠,早已刺落馬下。
薛燕身後兩名精騎飛馬而至,一人一槍,結果了他性命。又雙槍插定左右胸肋,將其高舉,屍身帶入本陣。梟首於槍頭,高呼:“攔路者死。”
薛燕更不搭話,乘勢掩殺。夏虎皋發生喊:“撤。”
不一時,薛尚書、望凌通趕到,問明情由。薛平沉吟少許:“顛倒隊形,返回大名府,看沂國公作何話說?”
薛燕率六十精騎,飛奔朝大名府而來。
到相州安陽與魏縣交界處,一座山丘。綠樹掩映,風景秀麗。薛燕正要下馬,讓士兵喝些水再走。
忽聽一通呼哨:“活捉薛燕。為高將軍報仇。”
薛燕緊攥灼目亮銀槍,看山丘內轉出一人,旗幟隨後。果然是相州安陽折衝都尉夏虎皋。
他高舉烏金瓜錘,朝薛燕劈頭就砸,怒吼道:“你殺我兄弟,哪裡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