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呀,為何?”亦有書院教諭問。
老教諭蹙著眉頭想了想,便搖了搖頭,道:“吾亦不知。”他沉吟片刻又言,“怕是整個天下,亦沒有人知道。”
“倘若能知道,便不會到現在,才由君子助人破境。”
有教諭介面道。
七絃琴在神夏之前便出現了。
而神夏到現在,已經多少千年過去?
其間,湧出多少驚才絕倫的琴者?又誕生了多少的琴聖?為何沒有人能夠以琴之九德,助他人破境呢?
“或許能找出來……”
又有教諭道。
“怕是不易啊。”老教諭道。
書院的教諭皆點頭。
倘若容易,便不會到現在,才由君子助人破境了。
這時,大雨琴君已經詢問完鳳鳴琴社的琴者,就一直看著君子橋上的白衣身影思索。
為何呢?
他身上的“透”德,根本無法瀰漫出來。
既然不是因虛聖之位,又會因什麼?為何琴君、琴王不可,不是琴君的封聖卻可?
隨著時間的過去。
封青巖身上瀰漫出來的“清幽平淡”之息,更濃郁了。
雖然令靈水河兩岸的琴者眼熱無比,但是除了牧雨和江山二人,其他人皆無法窺得……
不久後,似乎封聖停止散發“清幽平淡”之息。
而牧雨和江山的爭奪,亦到了最後時刻。
此時兩岸的琴者、學子,或是十三書院的教諭,皆是好奇看著,誰才是最後勝出者。
倘若大雨琴君所言不虛,那麼便有人會由六品,直接破境為四品。
片刻後,不論是牧雨還是江山,皆無意識地觸控膝上的七絃琴。
手起。
絃動。
音落。
兩人指尖下,吟猱餘韻,細微悠長。
忽然間,眾人便見二人的身後,皆有音霧瀰漫而起,如大霧降臨,籠罩著各自的身影。
琴之九品,白色音霧瀰漫。
兩人的琴聲,皆似潺潺流水般的淺吟低唱,在天地間緩緩響起,透著淡淡的哀傷。
這時在白色音霧中,又有赤色音霧生出,相交相融。
琴之八品,赤白相生。
眨眼間,靈水河上便出現橙色音霧,與赤白音霧相交。
琴之七品,三色呈彩。
在白、赤、橙三色音霧不斷交融,轉換,慢慢交融出第四色,由三色呈彩變成四色斑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