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種深山老林、崇嶺險峰,以採藥維繫生計的人是很常見的。
在凡俗,這種人一般會被稱為採藥人、採藥郎;在修行界,則稱這種人為採藥容。
這些人望山知水,觀水明波,對堪輿之道往往都是無師自通,甚是了得。
所以,只要是在深山老林裡遇上這些人,稱他們一聲採藥客,能省許多麻煩。
道真在叢林中沿著一條小河,晝行夜寢走了兩日後,終於遇上了三名採藥人!
一老一中一少三名採藥人,也是遠遠發現了正在往他們靠近的道真!
那採藥少年見到道真,很好奇的就問那個年老採藥人:“爺爺,那個人也是採藥人?”
年老採藥人雙眼一瞪!斥責少年道:“浩子你給我住嘴!那位年歲比你還小,這般年輕就敢獨自一人進山,說不定是一名採藥客!”
一個年近古稀的人,聲音卻是非常的低沉哄亮……
這位老人倒是識觀人情。
道真與他們之間的距離,不過是隻隔了一里不到,他們的話,道真聽得隻字不漏。
三個普通人,就是給他們十日半個月,讓他日夜地走,也走不出三百里地;這般說來,這裡離外邊的城鎮不遠了。
於是道真迎著三人而去,卻把那三位給嚇得夠嗆!
不明白道真為何往他們這處來,想跑,卻又不敢!
不過好在,道真在走到百步開外,便就停下向三人行禮道:“小子真道,見過三位。
小子乃是山野一名採藥人學徒,因我師生了考核之心,把小子扔到了這大山峻嶺之中。
三位前輩,不知可否能告知小子,小子該走哪一條路,才能回到人間呢?”
三名採藥人相視一眼,警惕之心仍未見有絲毫退減。
那老人首先開口道:“這位同道客氣了,小老等不敢以前輩自居;同道,小老三人方才來此之路尚在,同道沿此路走上三十里,就可見到前人在山林中修建的林道,朝東南方向再走二百里,即可到達觀臨鎮。”
觀臨鎮。
這是一座由採藥人集居而成的小鎮。
從這小鎮往東北千里,即是天下三大城之一的青羽城。
道真見老人說出了一條路,就把背上臨時編織出來的藥蔞放在了地上,對老人道:“老人家指路之恩,小子以此些藥物為報,還請老人家勿要嫌少。”
說完,道真從旁繞行幾丈,向著那三人身後緩緩走去。
那三人也是往旁繞行幾丈,走到道真放著藥蔞的地方。
那位少年人眼尖,一眼就看到了藥蔞裡有三根二指寬,色澤泛淡金的人參!
“爺!爹!看!是千年金參!”
老人與中年這時也見到了那三支人參,心頭不由有些駭然!
道真是外來人,不清楚這裡的情況。
但這三位採藥人卻是清楚得很!
觀臨鎮對應的這上千裡山林,從來就沒有出產過超過二百年的藥草!
這三株千年人參從哪挖來的!?
“公子!公子請留步!”
老人提起藥蔞,急急忙追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