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瀾離開洞府後,便在不周斷山留了下來。
一方面是為了等待姜如仙出關,雖說他之前和姜如仙的關係,有些耐人尋味,但從現在的情況來看,許多他想知道的真相,或許只有姜如仙才能告訴他。
另一方面就是不周斷山相比於外界,確實更適合修行。
這是一處古天庭時期就存在的真正仙家福地,至今天地間依舊飄散著先天之氣,這對於修士的修行,有著很大的裨益。
姜瀾想要完善中千球體,將其進一步推動向大千世界,還需要很長的時間來溫養。
按照不周仙的說法,在不周斷山中修行,一日抵得過外界的洞天福地一年,天上一日,地下一年。
除此之外,現在諸天許多地方都惦記上了姜瀾,一些禁區中的存在,很可能都想打他的主意。
不周斷山對姜瀾來講,也算是目前最穩定安全的地方,可讓他將所有心思都放在修行之上。
若遇到一些修行上的問題,也可隨時向不周仙請教。
不周仙是一位真正意義上的仙人,在曾經古天界存在的時期,就登臨彼岸,凝聚仙軀了。
若有她指點,也可幫姜瀾省去在涅道境尋道的諸多時間。
不周斷山在無數歲月中所積攢的底蘊和寶物,也可供姜瀾隨意使用,若有其餘所需,儘管開口便是。
不周仙知道姜瀾在九州大地那邊的習慣,甚至有意讓曦閉月、顧落雁照顧他的起居。
這種種待遇,令曦閉月和顧落雁都羨慕得不行。
姜瀾自然也沒有放過這麼一個汲取知識的機會,終日沉浸在不周斷山的藏書地,翻閱著諸多和古天庭有關的典籍。
他也在和自己中千球體中的天庭雛形印證著,取長補短。
不過,在此過程中,姜瀾倒是發現了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情,典籍中關於古天庭的種種記載,以及一些殘存的遺蹟景象,隱隱和他所知的一些記憶在對應著,很是相符。
這些事情,又讓他之前對於識海中的那株神秘古藤來歷的猜測,更加確定起來。
不周斷山內的藏書典籍,浩如煙海,姜瀾一心萬用,短短數天時間,就瞭解完了古天庭存世時期至今的諸多紀元,所發生的事情。
如果這些典籍都是真的,那麼自古天庭第一次崩潰後,期間共同爆發過八次天地大劫。
這八次天地大劫,還並不包括古天庭第一次崩潰的那個時代所發生的諸天大戰。
也就是說,在古天庭崩潰後,每隔一個紀元,古天界就會重組一次,在即將重組的時候,天地大劫爆發,將重組的古天界再度打碎。
往復迴圈,一共八次。
至於古天庭為何崩潰,諸天眾生為何想要殺死天帝,典籍中並無任何記載,似乎“殺死天帝”已經成為了一種禁忌言辭,不可自歲月長河中流傳下來,也可能是在避諱著什麼。
姜瀾在翻閱這些典籍的時候,也在和自己記憶中對於這方世界的瞭解認知,在印證著。
在太古時期,除了天界之外,還有一片自在天。
自在天據說是諸天魔族的源頭,迄今為止的所有魔族,都是誕生來自於自在天。
天界之中,群仙歸天庭統御治理,接受天帝的敕封。
自在天內,仙人自稱自在仙,不受管轄,自在逍遙。
自在天之主,乃是開天闢地第二仙,在天帝之後成道,效仿天帝建立了超然於諸天之上的一方世界,自稱為自在天。
自此修士登臨彼岸,成就仙人後,就有兩種選擇,一種是進入自在天,成為自在仙,二種是進入天界,成為受天庭管轄的敕封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