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白凡的本意看來,他這人還真是不壞,雖然有點兒邪,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卻堅定地站在了正義的一邊。
而且,還有一副菩薩心腸,得到了好東西不自己悄悄的享用,卻心甘情願的拿出來與需要的人分享,這種境界,已經很不錯了。並且,只需要有這種心思,就站在了思想的更高處,比起那些準備搶劫的人和已經動手搶劫了的撈月老祖,元陽子、屠天手等人,不知要高階多少了。
也許,白凡現在還搞不明白,他的修行為什麼會那麼快速,以後,他的修為更加精深之後,一定會明瞭這其中的玄機的,這個玄機便是:
無為、無私、無畏,擁有堅定的信念。
一個修行者,不具備這些基本的素質,永遠修不到最頂峰,就像元陽子一樣,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大把的歲月,修練了五百多年了,卻始終修不到天師級別,為什麼?
因為他有為、有畏懼、有私心、沒有堅定的信念,遇到困難就會產生畏懼搖擺心理,這種人怎麼能修到更高一級的境界呢?
修道即修心,光每天打坐積攢功力是沒用的,必須要加強心性修持,才能更加容易堪破天機的玄妙之理,惟有悟到了,才會突破到天師境界。
沒有悟到,就算你功力精深又有什麼用?一條小河,能裝下一條大河的水嗎?
法力是水,境界是河,河不大,水永遠也不會多,這個道理天玄子,元陽子這些人都懂,但就是堪不破。
是人都有私心,誰能無私?
但修行之人,就要無私,無畏、無為、每時每刻都要對自己的能力、修行,充滿了必勝的信念。
所以,前輩大能們,有道之士才會有這樣的感悟,修道就是修心,惟有將一顆心修正了,修得宏大了,堅定不移了,才會有更加強大的實力,去戰勝世間的一切邪惡。
幾千年前的老子早就意識到了這一點,在道德經中就有上善若水,利萬物而不爭警句名言。
可是,元陽子、屠天手、天玄子、撈月老祖之流,功力是提升起來了,卻在漫長的修練之中,把一顆心修歪了,修邪了,心胸修得狹隘了,還能有什麼進步?
不是心有多大,功力就有多高麼?這句話既對又不對,他是對特定的人群說的,不具備廣普性。
隱身在空間之中,白凡看著這一群有道之士,個個人模狗樣的,在天上飛來飛去,卻不思量如何為社會作一點點貢獻,反而還在想方設法的巧取豪奪,這種人渣活著還有什麼用?他們的本事越大,害的人就會越多。
想到這裡,白凡無來由地嘆息了一聲,眼裡流露出了一絲憐憫、一絲悲哀、還有一咪咪惋惜,他輕嘆道:
哎……
“這些人啊,已經忘記了人活著的意義,為什麼要活著,活著幹什麼?他們本事通天,卻碌碌無為,成天不思進取,只知營營苟苟,這裡搶,那裡奪,活著有什麼勁?”
當然,白凡沒有義務為這幫人渣上道德教育課,同時,他的資歷也太淺了,道行又不高,沒有人會把他的話當一回事兒,現在欣賞他的人只有普通的百姓,是因為白凡給他們治好了病,為他們解除了病痛的煩惱。
現在,有許多百姓的家裡,已經給白凡立下了長生祠,塑造了人像,每日燒香拜謁,許下心中的意願。
還有面具盟主和國安局的一老他們,也是欣賞白凡的品性與資質的、卻不打半分歪主意的人,但一、二、三老就是搞不懂白凡為何會修行那麼快速,照這趨勢下去,要不了幾年,這傢伙極有可能會趕上或超過他們的修為。
他們羨慕之餘,也不禁在心裡嘀咕與分析,可就是分析不出一個子醜寅卯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