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枉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白凡認為,這一段中的至虛極即為修行中的‘忘形’,守靜篤為修行中的‘忘心’,萬物並作,即是物我兩忘。到此再反過來觀察自己,或是迴光返照,叫做吾以觀其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便是照徹洞見事物的本質,在靜中靈光獨耀便可知,世上萬事萬物並沒有死生、叫無死無生,歸根曰靜,靜曰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這一段便是修行打坐的過程,迴歸本心後照徹萬物,若至知常之境便會明瞭一個道理:
心死而神活,魄滅而後魂昌。
不知常妄作兇說的便是修行時刻不可離道,若一離道便會心生幻象,念由心生,心即為道,若心象偏離,兇即臨身了。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這一段說的是知常之後的情形,知常之後便會虛懷若谷、有容乃大,能為王、為天、為永珍之主、天是什麼?乃一炁之始永珍之祖,道是什麼呢?道乃久,道即心心即道,沒身不殆意為:心無生死道亦無往來。
所以,修道即修心,心有多大道有多長,心不死則道恆久永遠,要想修到身心合一,則人不死也!
想到這裡,白凡的眼睛緊緊閉著,進入了深深地悟境之中,這裡面的道理太深奧了,他還有許多具體的情形理解不透,這次閉關,他就是剖析這些道理,將之一一攻克。
攻克了這些難題,難關就過了,若明瞭道,則凝魂中期自然水到渠成。
孔德之容、為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至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然哉?以此明道。
虛心篇其意甚深,是了,虛極則大,惟小不從,道中有精、有真、有信、既然心即是道、道即是心,心若與道合,則道可弘人,人亦能弘道,反過來說,是人弘道而非道弘人,這才是自古至今、其心不去的道理。
這才是萬事萬物之中道乃天,道為最大,五行之中人為最大的道理,以此而明道,然也。
道德經啊,你煌煌五千言,竟有這麼深刻的哲理,老子,你真的天人嗎?
一念及此,白凡的心空了,物我兩忘,腦子裡再也沒有思索什麼,他遨遊在萬千星空之中,忘記了一切,忘記了自己是什麼,為什麼會來到這裡,來這裡做什麼?
在至虛之中,守著一份執著,感悟萬物,這一刻,他彷彿進入了一個極為溫暖的母體懷抱之中,不捨不離,不思念不感悟,什麼都不想了……
只是緊守著那一份執著,在無窮宇宙的浩瀚之中飄飄蕩蕩迷了五色、沒有感知、什麼不需要去感念。
而此刻他盤坐在靜室中的身體,氣勢突然猛漲,境界在飛快地提升之中,天地間,忽然蕩起了一圈圈波紋,對周圍的一切元氣動盪極其敏銳的面具盟主首先便感應到了。
她霍地從盤坐在靜室之中飄身而起,飛向基地的緊閉的洞口,嘴裡喃喃自語道:
“這個壞傢伙閉個關還真是煩人啊,境界飛昇這麼快,不會一下子提長到凝魂後期的境界吧?”
面具盟主來了約二十息後,戚長老、李長老、鏡明長老等這些真人期的長老便相繼飛到了基地緊閉的洞口邊,最後才是聖女和瓊妹珊珊她們三人,也飛了過來。
“麻煩了,這麼搞下去只怕會有天劫來臨啊,這傢伙可真不是一盞省油的燈啊!”面具盟主滿含憂鬱地轉頭望著身後的眾人說道。
而此刻的白凡什麼都不知道,但他的心神、修為、境界都在飛快地上漲之中,快了,凝魂中期終於突破了,可是還在飛漲著,一點也沒有停歇……
感應到這裡,面具盟主皺著柳眉,輕聲道:“麻煩大了,準備應劫吧……”
此刻,天邊的盡頭忽然飄來了兩朵雲,戚長老朝著天空中望了一眼,皺著粗大的眉頭問面具盟主道:
“怎麼會有兩朵劫雲,還有一朵是彩色的?”
“哼,你不是常說他是怪胎麼?現在好了,你的詛咒應驗了……”
“不會吧,盟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