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定方的軍隊,以他自己都沒料想到的極快速度,十分輕鬆的就完全“接管”了整個薩末建城。(讀看網
事實證明外界的傳言一言不虛。康國人在政治軍事上的無能與軟弱,就如同他們在經商方面的才能一樣獨特而鮮明。
其實拱衛康國首府薩末建城的軍隊足有十萬之多,城中財賦糧草更是不計其數,這座絲路上的商業名都更有人口近五十萬,佔去了整個康國人口總數的三分之二。
如果康國人奮起反擊殊死抵抗起來,蘇定方還真就未必能在短時間內拿下。更何況,康國是昭武九姓的宗主國。只要康國向其他諸國發出求救訊號,另外八國的兵馬都會前來救應。就算這些小國的兵馬不多戰力不強,但群蟻蝕象寡不敵眾,孤軍深入兵力不多的蘇定方是敗是勝還真就懸了。
可是康國人就是沒有做出半點的抵抗。也許是他們太有商業頭腦,認為只要是打仗,就意味著巨大的消耗與損失——因此,康國年年花費巨資僱傭兵馬,常備二十萬大軍用以國防。但是這些軍隊全是擺設一樣,康國二十年也難得參與一次戰爭。
就算是面臨今天這樣的境地被人兵臨城下了,他們也寧願投降、堅決不打仗!府庫裡的兵器鎧甲,就是這樣鏽爛的。
於是蘇定方與武媚娘等人一致認為:康國,舉國上下從國王大臣到普通的子民,都是徹頭徹尾的商人,他們眼裡只有財賦與利潤的概念。對於他們來說,只要還能繼續經商,就算是滅國了也不要緊,做亡國奴也沒關係;向誰稱臣都一樣,誰要是欺負咱,咱就果斷投降——就是堅決不打仗!
因此,跟隨蘇定方一同前來的將士們,都是既好氣又好笑。本來窩了一肚子怒火要來興師問罪大開殺戒的。結果,還只往人家城前一站,未廢一兵一卒,十倍於己的敵人就已經十分果斷的趴下投降了。
“欺善怕惡,軟骨頭!”
“呸!根本就是沒骨頭!”
“那他們開始還挺橫的,都敢扣押大唐子民?”
“還不是被北庭給嚇的?北庭跺一跺腳,康國就連祖上姓什麼都給忘了,只能唯唯諾諾的一切照辦!”
……
眾人將康國上下狠狠的鄙夷了一番。
蘇定方先是接手了軍隊與城防,然後率軍入城,佔領王宮。康國所有王室成員與王公大臣們,一個不少全部控制了起來。但蘇定方也下達了嚴令,禁止軍隊擾民,不得擅取民間一物,不得任意擄虐,以保持康國人心穩定。
轉戰千里威風八面的關西軍,身上自有一股彪悍氣息,讓整個薩末建城都戰戰兢兢。康國人彷彿也沒覺得眼下有什麼不妥。以前跟著北庭混,現在換了個主子跟大唐混,反正都是做蕃屬國跟誰都還不是一樣,何況大唐比北庭還要強——只要生意還能照做,其他的都沒問題。(.dukankan讀看網
因此,蘇定方都不用擔心任何暴動、騷亂與起義勤王這樣的事情發生。從他第一腳踏進王宮開始,康國的大臣們就幾乎對他行跪拜之禮,以國王待之了。
從國王死到蘇定方接管薩末建,區區幾天的時間,薩末建就像經歷了一場夏天的暴風雨,來得快去得也快。
一切,就這樣詭異的恢復了正常,彷彿什麼事情也沒有發生過。都沒有什麼人跳出來質疑國王與王儲的死因。
“真是一個神奇的國家!”蘇定方有點哭笑不得,還真是從來沒見過這麼乖的敵人。
武媚娘將這些天所發生事情的詳情,原本詳細的對蘇定方說了,重點強調了“大食入侵”這件事。
蘇定方自然知道此事的輕重緩急。相比之下,陌生而強大的大食軍隊,遠比十個康國還要難纏。它潛藏的隱患與即將帶來的威脅,甚至遠超北庭。
事已至此,巴勒裡罕也只能完全交待了。他將自己如何外聯努爾曼、內結王儲察哈爾蒙,陰謀奪位的事情鉅細無遺的和盤托出。
一切彷彿都是武媚娘曾經親眼所見一樣,與她所料絲毫不差。巴勒裡罕驚異萬分,再加認定武媚娘“不是凡人”。
武媚娘與蘇定方私下商議,都一致認為眼下的首要任務,就是給康國重新選立一個國王。先要安內,然後才好進行禦敵抗外的一系列舉措。
國不可一日無君。康國,是大唐此次征伐西域,所征服的第一個國家。西域小國林立,康國又是昭武九姓的宗主國。因此,大唐不能在這時候就將康國完全“滅國”,做出鳩佔鵲巢之事。否則,其他的國家兔死狐悲物傷其類,肯定會強力反抗,這會給大唐今後征服西域全土,平添極大的難度。
反之,如果善待康國,只是讓它臣服於大唐做蕃屬國,從而保留他們的王權與宗族並善待其子民百姓,就能在西域做出良好的表率與先例。別的不說,昭武九姓的其他八國,大有可能傳檄而定事半功倍。
蘇定方不知不覺的,把武媚娘當作了同等的大臣或是將軍,來與她商議這些事情。結果,武媚孃的見識與智慧彷彿還勝他一籌,讓蘇定方大為驚歎,直呼“女中豪傑”。
但是,國王哈亞曼諾是猝死的,臨死沒有留下任何遺囑。而且,這個虔誠到誇張的摩尼教教徒,一生禁慾守默,沒有生下一子半女。王儲察哈爾蒙,還是從他的宗族裡面選出來的,還都不是親侄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