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紅樓之扶搖河山 > 第六百四十章 錚言辨清濁

第六百四十章 錚言辨清濁 (第4/4頁)

推薦閱讀:

……

當日江流遊走市井,打聽到舞弊案諸般細節,讓賈琮對事情來龍去脈,已經有了相當的瞭解。

主考官徐亮雄考前接受舉子拜謁,舉止有失當之過,考中所出策論制題,讓考生有取巧之機,其有失職鬻題之罪。

但仔細推敲事情前後,徐亮熊並沒有蓄意舞弊之心,似乎冥冥之中,許多因緣巧合,最終促成事發……

根據市井流傳訊息,吳梁並沒有賄賂勾結徐亮雄,他只是上門拜謁,並得到對方擬題指點。

徐亮雄也最終落選會試主考官,本來他所出擬題毫無價值,不過是士人來往應酬的雅事。

可偏偏在會試入場前一日,主考官黃宏滄遇害,徐亮雄倉促接任主考,朝廷為防生枝節,對此訊息已隱蔽處理。

所以,當初賈琮和其他考生人貢院應試,聽聞主考官變更,眾人都覺得十分意外。

可偏偏吳梁能如此機緣巧合,事先便得知主考官更換之事,原本毫無價值的擬題,一下成了巧取功名的終南捷徑。

試問換了另外一位舉子,遇到這等巧合機緣的誘惑,是否就會秋毫無犯,毫不動心,只怕是很難的……

所以在賈琮看來,吳梁有取巧舞弊之罪,但是罪不至死,但最後因不願誣他人,自盡身亡,讓人心生惻然。

賈琮想到當日殿試結束之後,林兆和曾主動與他攀談,雖只是寥寥數語,但對方的舉止氣度,卻給他留下深刻印象。

這樣的人物,才華時運異於常人,錦繡前程舉目可望,必定是行止謹慎,賈琮單憑直覺感知,不信林兆和會做舞弊之事。

他私下推敲梳理舞弊案諸般細節,發現整件事情的走向,被許多或明或暗可怕巧合所左右,彷彿是某種天意使然,讓這些人難逃劫數……

……

嘉昭帝正為吳梁突發自盡,林兆和牽連落罪,滿腔惱怒,心中思索處置方略之時。

聽到身邊有人說道:“聖上,臣也為今科貢士,對會試舞弊案也多有留意,聽過不少市井傳聞,臣有淺陋拙見,不知當講不當講。”

嘉昭帝見賈琮突然出言,目光微微一亮,說道:“賈卿曾在金陵屢破大案,精通偵緝斷案之術,如有所得,但講無妨。”

賈琮說道:“聖上,臣未曾參與此案,對於此案的瞭解,多得之於市井之聞,不敢對涉案定罪之人,妄下斷言。

但今科貢士林兆和涉嫌舞弊,如今還有存疑,臣方才聽韋大人所言,覺得林兆和之事,頗有疑點。

臣在會試之前,雖不認得林兆和,但殿試收卷離宮之時,卻與他有一面之緣。

雖只是寥寥數語相談,但此人氣度從容,言辭和潤,舉止不俗,不像是輕忽巧令之人。

林兆和乃杭州府人,江南自來科舉榮盛,尤在北地雍州之上,林兆和能為杭州府解元,舉業才華卓絕,自不待言。

以其才情城府,取進士之資,並不算什麼難事,他能名列會榜第三,可見一斑。

以他之能,實在沒必要鋌而走險,去做科舉舞弊這等風險之事。

再則,舉報吳梁的舉子周嚴,臣聽市井傳聞,此人是今科落榜舉子。

以落榜之身舉告上榜之士,其人動機頗有商榷之處,是否為落榜懷恨?舉告林兆和是否為揣測?尚需明辨深究。

三則,嫌犯吳梁先前已對舞弊之罪,畫押供狀,單憑此事,仕途前程已毀,對於士人而言,乃生不如死之事,但他卻並沒有因此自盡。

為何周院使逼迫其證供林兆和舞弊,他卻情緒激盪,不惜自戕性命,此舉不合常理。

臣以為,吳梁雖因舞弊之過,仕途前程盡毀,但生念未絕,良知尚存,在逼供之下,不願誣陷同窗至交,萬念俱灰,才會決然自盡。

刑訊定罪,人證、物證、旁證三者齊全,方可正大光明,名正言順。

如今人證吳梁已死,物證未曾言及,旁證又是為何,三者零落,如何定罪?

臣以為,三證不全之下,人犯以死明志,比之推事院嚴刑逼供,更能印證林兆和有罪與否……”

最新小說: 念能力是異世界召喚 這個相公不老實 我的女兒是洛天依 影子旅店 龍珠時空之鏈 我的魔女妹妹 火影之雪玉 武戰道之硝煙再起 歐布的綜漫 朧界幻想 遮天之踏仙路 橙霧 虛假現實 海賊王之我,第四人 無限鬼劍 血族大家庭 三生鏡之一世為人 傾世無殤 陛下投降吧,六皇子大軍壓城了! 七日通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