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方才賈琮向他解說後膛槍效能威力,皆在改進型魯密銃數倍之上,兩者不可同日而語,營造難度自然也是數倍同列。
因此,賈琮說需要兩年時間,才能完成一千支合格後膛槍,也算是合情合理。
但是國事急促,瞬息萬變,兩年時間卻是嘉昭帝難以等待的。
他思索片刻,說道:“兩年時間太過冗長,可有折中之法。”
賈琮說道:“啟稟聖上,如果擴大火器工坊規模,遴選更多一流工匠,加緊培教,就可以提高工坊每月產量。
後膛槍眼下還是初造,經過實戰驗證,還會不斷改良定型,如首次營造便是千支之數,會造成不小的糜耗浪費。
依臣之見,後膛槍威力為改進型魯密銃數倍,五百支後膛槍形成的火力威勢,已遠在千支改進型魯密銃之上。
所以,後膛槍首批營造只需五百之數,便能達成聖上將其成軍備戰之需。
只要火器工坊擴充到位,臣估算時至今冬,工坊應能完成五百支後膛槍營造。”
嘉昭帝一聽此言,心神振奮,按賈琮估算時間,五百支後膛槍半年可營造成功,今年歲末就能成軍。
對於一種新造強悍火器而言,這已算十分快捷的裝備效率。
嘉昭帝心情大好,微笑說道:“你回去寫一份關於此事具體方略,朕會調集相關司衙官吏,全力襄助此事。”
正當君臣二人,就後膛槍之事,各自心有憧憬,殿門之外有聲音傳來:“啟稟聖上,大理寺卿韋觀繇有急本上奏。”
嘉昭帝聽了微微一愣,大理寺卿韋觀繇一向老到沉穩,從沒有過急本上奏之事,是什麼緊急之事,讓他急於面君。
嘉昭帝突然想到,大理寺正與推事院聯手偵緝科舉舞弊大案,莫非舞弊案出現什麼異常,皇帝臉色微微一緊。
說道:“宣他入殿!”
殿外內侍緩緩推開殿門,沒過多少時間,韋觀繇得到內侍傳召,急匆匆進入乾陽殿。
他看到乾陽殿中燭火通明,威遠伯賈琮也在殿中,正捲起畫架上一幅卷軸,心中略有些奇怪。
不過他知道賈琮身為火器司監正,涉及都是火器營造的軍國秘要,他會和聖上在殿中單獨奏對,並不算稀奇之事。
而且他今日上奏之事,雖然有些棘手,卻不是機密之情,只怕明日就會傳揚開,也沒有迴避賈琮的必要。
……
韋觀繇說道:“啟奏聖上,會試舞弊案出現意外之狀,因茲事體大,臣不敢耽擱,這才急於入宮面聖。”
嘉昭帝神情凝重,問道:“有何意外之狀?”
韋觀繇答道:“半個時辰之前,會試舞弊案主犯吳梁,因推事院周院使逼供應激,在推事院刑房之中,頭觸刑架,自盡身亡!”
嘉昭帝臉色一變,在御座上霍然站起,厲聲問道:“怎麼會出這等事情,吳梁不是已經畫押招供,怎麼還會有逼供之事?”
韋觀繇回道:“啟稟聖上,吳梁之所以落案,雖因御史孫守正當庭彈劾,更源於落地舉子周嚴向推事院舉告。
周嚴的舉告訴狀之中,提到吳梁同窗摯友林兆和,涉嫌擬題舞弊之事。
昨日林兆和回城落網,大理寺正楊宏斌按周院試所請,押解林兆和入推事院刑房,將其與吳梁對質審訊。
周院試對吳梁嚴刑逼供,讓其認供林兆和舞弊之事,吳梁起初曾言林兆和無舞弊之舉,但後來受刑不過,應允如實招供。
獄卒將吳梁從刑架上鬆綁之後,吳梁乘人不備,頭撞刑架而死。
大理寺正楊宏斌在場陪審,其言周院使用刑過重,誘供不當,訊問過激,指使吳犯心緒崩裂,自戕求死,釀成慘劇。”
嘉昭帝聽完韋觀繇敘述來由,滿臉陰沉,神情震怒。
吳梁是舞弊案主犯,牽扯的十餘名貢士舉子,皆因他落網,如今吳梁尚未伏法,便自盡身亡。
會試舞弊案將因此失去支撐,如何名正而言順,如何妥當收場,如何面對天下士林悠悠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