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翊告訴葉一萍,唐藝菁似乎就是紫雲。
聽到唐藝菁可能就是紫雲,葉一萍是既感到意外,又覺得在情理之中。意外是他們查過她那麼多次,為什麼沒有查出來?古翊在這方面的能力已經很強了,很少出錯誤。情理之中,是唐藝菁是崔白露的閨蜜,對古翊與白露的感情非常瞭解。在那種倉促之時,崔白露不可能馬上能找到合適的人借體。崔白露離家出走時,唐藝菁很可能到機場去幫她。這,也正是古翊他們一直懷疑她的原因。
但是這一次,古翊為什麼懷疑唐藝菁是紫雲呢?就是因為她那道異樣的眼神。
唐藝菁雖然氣息被人隱藏了,但是那種植根於紫雲心靈的情感,是無法掩蓋的。那道眼神中,充斥著紫雲的人生哀怨。加上唐藝菁在探訪古翊父母時的種種表現,古翊推斷,應該就是她。
判斷唐藝菁已經借體給紫雲,古翊有一種複雜的心情。他還有一種困惑,那就是唐藝菁被紫雲借體,很可能背後有神密人物幫忙。否則,以紫雲的道行,古翊不可能探查不出來。那麼,這個在她背後幫助的人,又會是誰呢?
算了。如果判斷正確的話,至少也說明紫雲現在是安全的。這不也正是古翊所期待的嘛。
下一步,古翊想去一趟終南山。因為,這次婚禮中出現的那一些神秘人物,古翊懷疑會不會與終南山有關係。就算是沒有關係,柳婆曾經讓他抽空去看一看,也一定有她的道理。這說明,那邊或許有他一些問題的答案。
這個柳婆,本來在阿蝶這個方面上,已經取得了她的信任。可是,沒想到,在那些神秘人物的面前,柳婆明明知道點什麼,卻又表現得異常神秘,這又是為什麼呢?古翊有些費解。所以,他必須上一趟終南山去找答案。
葉一萍因為懷孕不能與古翊一同前往,而且古翊也不想讓她去冒險。畢竟那邊要去的是荒山野嶺,對女人不安全。同時,他還有一個擔心,那便是金簪。金簪被上師蘊養過,古翊擔心會不會像上次天珠那樣有監測功能,所以,也就留給了葉一萍。何況那本來就是阿蝶的心愛之物。
終南山,位於古城長安南部的秦嶺山脈中段,是中國重要的南北分界線。這裡雨水豐沛,林木茂盛,重巒疊嶂,山高谷深,是千百年來歷朝歷代,文人雅士,或者失意高人的理想隱居之所。隱士修身,在終南山,早已成為這裡的一種歷久的文化現象。
古翊隻身前往長安城後,並沒有馬上進入終南山,而是先前往了終南山區的翠華山。翠華山,是終南山的一部分支脈,不算是終南山的腹地,與南五臺山平行,是終南山的外部屏障。
古翊之所以先登上翠華山,是因為那裡曾經發生過重大的地質災難:山崩。山崩有清晰的歷史文獻記載。第一次是周幽王年間,第二次是唐天寶年間。這兩次山崩,直接導致翠華山體大部分垮塌,道路中斷,屋舍掩埋,生靈塗炭。文獻上說,山崩時地動山搖,山崖傾覆,飛沙走石。翠華山半山處現在還殘留有個堰塞湖,就是山崩留下的遺蹟。
這在很多人眼中,或許是個正常的地質災害。但是,古翊想驗證一下。因為,他懷疑這次山崩,未必是自然發生的,而是天罰。
古翊本是學習地質專業的,燕山造山運動,是造就我國中東部山體隆起的主因。但是,地質運動是個極為漫長的過程,而且,是何動力驅使在哪裡發生,又為何在這裡而不是那裡呢?
南五臺比翠華山還陡峻,五臺爭峰,距此不足十里,卻在地震中能安然無恙,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怪的現象,令人生疑。
特別是,在同一個地方,居然能發生過兩次山崩,這不能不令人感到奇怪。按照正常的地質理論,山崩過後,山坡會形成一個垮塌物相對穩定的結構,不會造成第二次山崩。
而且,地質運動是板塊構造運動,不會只針對一點,而不計其餘。
古翊從翠華山腳的亂石堆處開始登山,順著一條山道,一路躍石鑽洞,攀樹爬枝。他果然發現了很多非常奇怪的現象。比如,有一處由山崩堆砌的亂石山洞,非常的幽深,而且一路向上貫通。洞內沿壁全部積滿了厚厚的堅冰,無論盛夏酷暑,千年不融。在山側處,很多尚存的基岩崖壁殘處,還隱約可見不知何年的修行洞龕。
立於山頂,俯瞰大地,這裡本應是終南山最好的修行之地。因為,這裡有溪水,有山谷,有崖洞,還有茂密的森林。不愧為翠華二字。它的背後山體也是十分巨大的,貌似穩如泰山。如果從山頂俯瞰長安城,可集目外望數百里之遙。
然而,就是這樣一塊修仙寶地,卻基本上荒廢了。因為,翠華山的山體有一側,像刀切的一樣坍塌了,而另一側則是完好無損的。古翊用地質學的眼光,居然尋找不到走向巨大的縱向節理,這隻能說明兩次山崩,非地質原因,很可能就是天罰。
如果說,這是天罰。那麼,這個動靜就不可能是針對一兩個人,而是要想團滅。就是將這裡曾經的某些人,集體批發滅掉了。那,這又是些什麼人呢?
離開了翠華山,古翊揹著登山包向縱深的終南山走去。
越往裡面走,越是山高林密,有很多複雜的小山道,不知道都通向哪裡。古翊隨便選了一條,向裡面走去。
大約走了三個小時,才見到山坡密林處有一戶人家,是個石頭建起的矮屋,前院打掃得非常乾淨。古翊敲了敲門,門竟也沒有鎖,但裡面卻沒有人。他不方便進去,便左右看了看。果然,百米之外的山石上,有一位年輕道姑模樣的人,在那裡打坐。
古翊走上前本想詢問,但那道姑緊閉著雙目,像是進入到了一種思想的境界。這種情況,古翊明白,需要等一等,不要輕易地打擾人家的靜修,容易傷了她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