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公平的,你要活得隨意些,或許就只能活得平凡些;你要活得輝煌些,或許就只能活得辛苦些;你要活得長久些,或許就只能活得簡單些。
成功是我們一生追求的目標,可是在人生的路上,衡量成功還是失敗絕非只有結果這個唯一的標準。而且我們還應該考慮一下,我們盯著這個“成功”付出了怎樣的代價,是得大於失,還是失大於得。一位天文學家每天晚上外出觀察星象。
一天晚上,他在市郊慢慢前行時,不小心掉進一口枯井裡。他大聲呼救。
正巧一個過路的和尚聽見了,急忙趕過來救他。和尚看見天文學家的狼狽樣,不禁感嘆道:“施主,你只顧探索天上的奧秘,怎麼連眼前的普通事物也視而不見了?”
那天文學家卻說:“對於我而言,探索到天上的奧秘是我的夢想,也標誌著我人生的成功。”和尚只有無奈地搖頭。對成功的定義,應該說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的人認為腰纏萬貫才是成功,可是財富卻往往與幸福無關。紐約康奈爾大學的經濟學教授羅伯特·弗蘭克說:雖然財富可以帶給人幸福感,但並不代表財富越多人越快樂。一旦人的基本生存需要得到滿足後,每一元錢的增加對快樂本身都不再具有任何特別意義,換句話說,到了這個階段,金錢就無法換算成幸福和快樂了。
如果一個人在拼命追求金錢的過程中,忽略了親情,失去了友誼,也放棄了對生命其他美好方面的享受,到最後即便成了億萬富翁,不也難以擺脫孤獨和迷惘的糾纏嗎?所以並非是金錢決定了我們的願望和需求,而是我們的願望和需求決定了金錢和地位對我們的意義。你比陶淵明富足一千倍又怎麼樣,你能得到他那份“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怡然嗎?在美國新澤西州,有一位叫莫莉的著名獸醫勸告人們向動物學習。她拿鳥做例子說:“鳥懂得享受生命。即使最忙碌的鳥兒也會經常停在樹枝上唱歌。當然,這可能是雄鳥在求偶或雌鳥在應和,不過,我相信它們大部分時間是為了生命的存在和活著的喜悅而歡唱。”可是作為萬物之靈長的人類,在對待生命的態度上卻未必能有這種豁達,有的人窮其一生,都無法達到這樣的境界。有的人認為,得到了金錢就得到了幸福,這是多麼可笑的想法!可見,他們並不知道金錢和幸福是沒有必然聯絡的。有了金錢,並不一定就會帶來幸福,反而因為金錢而引發不幸的事例倒是比比皆是。
還有的人認為只有擁有了盛名,才意味著成功。殊不知,功名利祿不過是過眼煙雲,生命的輝煌恰恰隱藏在平凡生活的點滴之中。也有的人認為權傾一時就是成功,更有的人認為出類拔萃才是成功,平庸就意味著失敗,可是生活的真實卻往往是有些人看起來很普通,活得確實挺來勁兒。哥倫比亞大學的政治學教授亞力克斯·邁克羅斯發現,那些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人往往比那些好高騖遠的人快樂得多。
其實誰也不至於活得一無是處,誰也不能活得了無遺憾。一個人不必太在乎自己的平凡,平凡可以使生命更加真實;一個人不必太在乎未來會如何,只要我們努力,未來一定不會讓我們失望;一個人不必太在乎別人如何看自己,只要自己堂堂正正,別人一定會對我們尊重;一個人不必太在乎得失,人生本來就是在得失間徘徊往復的。
一個人要想生活得快樂,就要學會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調整奮鬥目標,適當壓制心底的慾望。不要因為自己才質平庸而悶悶不樂,生活中,智慧與快樂並無聯絡,反倒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傻人有傻福”的例子俯拾皆是。
很多人年輕的時候無憂無慮地生活,雖然沒有錢,沒有名,沒有地位,但是他們真的很快樂,什麼都不用想,只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可是當他們開始追求人人嚮往的傳說能帶給他們幸福快樂的各種東西之後,卻漸漸地發現自己不得不放棄那些他們喜歡做的事情了,而他們得到的卻並沒有給他們帶來多少快樂,帶來的反而是負擔,壓得他們無法追求別的東西,壓得他們無法輕鬆地面對自己真正的夢想。這時他們往往會痛苦不堪地一遍一遍地問自己:“為什麼得到的都是我不想要的,而我想要的卻總是得不到?”
其實,從某種意義上講,人生中,一個男人最大的成就是有一個好妻子,一個女人最大的成功是有一個好孩子,一個孩子最大的成功是能心理和生理都健康地成長。這才是最踏實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