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美不僅僅體現在外表,還體現在我們的修養上。如果你始終無法剋制自己的壞脾氣,它很有可能在你人生最關鍵的時候給你帶來毀滅性的影響。毫無疑問,我們應該是最瞭解自己的那個人,無須過多的勸解,無須過多的證明,相信你一定知道,剋制自己的壞脾氣對於人生的意義是多麼重要。
壞脾氣總是會把我們的生活搞得一團糟,這不單單對你的心情會有影響,還有可能會影響到你與朋友之間的友誼,與家人之間的和睦,甚至改變你一生的走向。怎麼說我們也已經是個成年人了,我們不能再像個孩子一樣任性撒潑,我們應認識到,被情緒所左右會給我們的人生帶來多麼嚴重的後果。所以,從現在開始,好好剋制住你的壞脾氣吧,不要因為一時的衝動,毀了自己一輩子的快樂生活。
那麼借問一句,你是不是一遇到事情就緊鎖眉頭,動不動就火山爆發,經常會讓身邊的人大跌眼鏡?不要覺得好笑,這種現象我們當中還真不是少數,它經常會在沒有事先預料的情況下爆發出來,除了身邊的人會因此對你敬而遠之以外,還很有可能讓你失去很多機會,甚至還會影響到你今後的快樂人生。
生活不可能平靜如水,人生也不會事事如意,人的感情出現某些波動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可有些人往往遇到一點不順心的事便火冒三丈,怒不可遏,亂髮脾氣。結果非但不利於解決問題,反而會傷了感情,弄僵關係,使原本已不如意的事更加雪上加霜。與此同時,生氣產生的不良情緒還會嚴重損害身心健康。
美國生理學家愛爾馬透過實驗得出了一個結論:如果一個人生氣10分鐘,其所耗費的精力,不亞於參加一次3000米的賽跑;人生氣時,很難保持心理平衡,同時體內還會分泌出帶有毒素的物質,對健康十分不利。
雖然人人都有不易控制自己情緒的弱點,但人並非註定要成為自己情緒的奴隸或喜怒無常心情的犧牲品。當一個人履行他作為人的職責,或執行他的人生計劃時,並非要受制於他自己的情緒。要相信人類生來就要主宰、就要統治,生來就要成為他自己和他所處環境的主人。一個心態受到良好訓練的人,完全能迅速地驅散他心頭的陰雲。但是,困擾我們大多數人的卻是,當出現一束可以驅散我們心頭陰雲的心靈之光時,我們卻緊閉著心靈的大門,試圖透過全力圍剿的方式驅除心頭的情緒陰雲,而非開啟心靈的大門讓快樂、希望、通達的陽光照射進來,這真是大錯特錯。
我們是情緒的主人,而不是情緒的奴隸。著名專欄作家哈理斯和朋友在報攤上買報紙時,那朋友禮貌地對報販說了聲“謝謝”,但報販卻冷口冷臉,沒發一言。“這傢伙態度很差,是不是?”他們繼續前行時,哈理斯問道。“他每天晚上都是這樣的。”朋友說。“那麼你為什麼還是對他那麼客氣?”哈理斯問他。朋友答道:“為什麼我要讓他決定我的行為?”一個成熟的人握住自己快樂的鑰匙,他不期待別人使他快樂,反而能將快樂與幸福帶給別人。每個人心中都有把“快樂的鑰匙”,但亂髮脾氣的人卻常在不知不覺中把它交給別人掌管。我們常常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或者無傷大雅的事情而大動肝火,當我們對著他人充滿憤怒地咆哮著的時候,我們的情緒就在被對方牽引著滑向失控的深淵。
有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有個脾氣很壞的男孩,他的爸爸給了他一袋釘子,告訴他:每次發脾氣或者跟人吵架的時候,就在院子的籬笆上釘一根釘子——第一天,男孩釘了37根釘子。後面的幾天他學會了控制自己的脾氣,每天釘的釘子也逐漸地少了。他發現,控制自己的脾氣,實際上比釘釘子要容易得多。
終於有一天,他一根釘子都沒有釘,他高興地把這件事告訴了他的爸爸。爸爸說:“孩子,從今以後如果你一天都沒有發脾氣,就可以在這天拔掉一根釘子。”日子一天一天地過去了,最後,釘子全被拔光了。爸爸帶男孩來到籬笆邊上,對他說:“兒子,你做得很好,可是看看籬笆上的釘子洞,這些洞永遠也不可能恢復了——就像你和一個人吵架,說了些難聽的話或傷害對方的話,你就在對方的心裡留下了一個傷口。就像這個釘子洞一樣,插一把刀子在一個人的身體裡,再拔出來,傷口就難以癒合了,無論你怎麼道歉,傷口總是在那兒。”
看了上面的這個故事,你一定感慨良多,想想我們的壞脾氣給自己的生活帶來了多麼大的麻煩吧!當你用一張死板的面孔面對自己的同事和下屬的時候,當你用不耐煩的口氣結束通話父母的電話的時候,當你回到家對自己的家人大吵大嚷的時候,他們都將會以怎樣的心情承擔壞脾氣帶來的不良氛圍呢?如果長此以往下去,你一定會變成一個不受歡迎、被別人敬而遠之的人。因為別人也是人,別人也同樣有自己的脾氣,沒有人能夠永遠地去包容你的壞脾氣,更不會有人能長時間地去容忍因為你的壞脾氣給自己帶來的麻煩。
所以,我們應該努力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以豁達開朗、積極樂觀的健康心態去工作、去生活,而不是讓急躁、消極等不良情緒影響到我們自己和你身邊那些最愛的人。我們不要讓自己的情緒影響自己的心情,更不要讓自己的壞脾氣影響到別人的心情。毫無疑問,我們應該成為自己情緒的主人,這樣才能營造一個健康快樂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