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年以後,大唐詩人李商隱在其詩作《富平少侯》裡,曾有一句“十三身襲富平侯”。所指者,就是西漢富平候張放。
甘羅十二拜相,張放十三封侯,俱為少年即登廟堂,榮耀至極之典範。
張放對西漢時期的歷史不太清楚,但對這個“張放”的資料,卻甚為捻熟——原因很簡單,誰讓大家同名同姓呢。
張放曾在一次上網時,心血來潮,輸入自己的姓名,原意是想看看中國有多少與自己同名同姓的人,結果……結果百度第一個跳出來的,就是這個——富平侯張放。
無論是誰,對一個與自己同名同姓的人,尤其還是古人,必定懷有極大興趣,張放自然也不例外。於是,他詳細地看了“張放”的資料,瞭解這個與自己相隔兩千年的少年侯爵的生平。但做夢也想不到,他竟變成了“他”……世間之奇妙,造化之神異,莫過於此。
十三歲,富平侯,也就是說,很快,他就能成為大漢朝野的一段傳奇。
“張放啊張放,我曾答應過你,要以你的身體活下去,並讓你活得更精彩。看來,我能做到了。”張放對那已經魂飛魄散的“他”,暗暗還願。
“少主人失蹤這段時日,君侯與夫人日夜憂心,夫人更是終日以淚洗面……這下好了,上蒼保佑,少主人安然無恙。君侯與夫人正在長安翹首以待,請少主儘快返回長安吧。”陶晟邊說邊左右轉動了一下眼珠,沒發現隨侍小主人的僕役與御手,只有幾個山野少年男女,心中大訝,卻不敢多問。反正只要小主人安然返京就好,別人管他去死。
但是,小主人下一句話,卻令陶晟、鄧展及一眾護衛震驚得說不出話來。
“不,我暫時不能回長安。現在我要做的,就是將青溪聚被擄鄉親,一個不落救回來!”
張放一字一句,斬釘截鐵。
“小郎君!”韓氏兄弟、青琰、渠良,齊齊下跪,熱淚盈眶。
陶、鄭二人互望一眼,難掩焦慮。陶晟當下道:“小主人千金之軀,不宜涉險……這樣吧,由鄧展率數衛前往營救,屬下等護送小主人返長安……”
張放抬手打斷陶晟話語,平靜的聲音卻有著不容置疑的果決:“人沒救回來,我不會回去……這個村莊因我而死的人夠多了!哪怕只有一個人,我也要去救。你們跟不跟來,都一樣。”
陶晟、鄧展急道:“少主……”
“如果你們認我是主人,就執行命令。”
兩名侯府護衛互望一眼,小主人的命令,自然不能有違。左右不過對付一群胡人而已,想來不是什麼難事,當下無奈頓首:“諾!”
“無論兇手跑到哪裡!無論他們有多少人!無論他們背後有何等強大的庇護!我只要他們的屍體,還有所有活著的鄉親!”
張放拔出長劍,從掌心劃過,猛地擲劍插地,如是誓言。
夕陽映劍,光芒灼目,一縷鮮紅,蜿蜒流淌。劍如墓碑血如酒,只不知,這墓碑將為誰而立,酒,為誰而灑?
誰也不會想到,此一去,蝴蝶翅膀將掀起一股狂飆,一場流芳百世、震古鑠今的遠征決戰,即將拉開大幕。
~~~~~~~~~~~~~~~~~~~
(第一卷·終)
~~~~~~~~~~~~~~~~~~~~~~
PS:第一卷完成了,說實話,點選與收藏都挺慘淡的……我一向相信,書好,一切都會好,只是這個過程,頗為煎熬。感謝給我鼓勵的新老書友,你們的支援,是我的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