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米和狗八兩個人湊在一起就是戰術百寶箱,他們都是職業選手出身,自然也知道哪些戰術可以在賽場上貫徹實施,而哪些戰術只能浮於紙面,隊員根本無法執行。
面對蘇寧,YM用了一套納爾、豬妹、辛德拉、EZ和塔姆的陣容,讓小天在前中期主打上半區,嘗試透過圍繞上路一血塔來做文章。
這種陣容一旦前期優勢很大,那就是一路順風平推,辛德拉和EZ拿到足夠的裝備優勢隨便騎臉;還有塔姆和豬妹這種高質量坦克頂在前期,為團隊提供坦度、先手控制以及保護能力。
唯一的缺點就是下半區前期作戰能力實在太弱,EZ+塔姆這個雙人組選出來就代表著縮塔抗壓。
林煒翔的EZ和傑克相比半斤八兩,很難說誰的下限更低。
結果沒頭腦和不高興一二級的時候沒處理好,炮車兵進塔被蘇寧打野連續抓了3次,線都沒辦法繼續對了。
而林燃和小天頻繁光顧上路,蘇寧老院長狼行硬是抗住了壓力,雖然存在劣勢,但遠遠沒有到崩盤的地步。
拖下去林煒翔的EZ沒有裝備支撐,YM正面戰場團戰輸出匱乏,被蘇寧透過接二連三的高質量團戰沖垮。
在面對BLG時,紅米給YM拿到了順手陣容,但他讓隊員們前期穩健發育,等中後期轉線運營,透過視野戰與關鍵中立資源——大龍和遠古龍來和BLG分勝負。
BLG最擅長這種後期運營,他們當年還在次級聯賽的時候,就是靠運營和視野攻防戰起家,其他對手都是和自己打前中期,沒想到聯盟領頭羊YM居然會和他們拖著打。
&nazingJ的塞恩傳送繞後開車,配合打野皇子成功限制YM後排輸出,等林燃和大眉逃脫對方上野糾纏時,前排劉青松和小天都已經陣亡。
空有輸出卻沒有人幫忙吸引火力,YM最終團戰失利,被BLG推掉基地。
紅米和狗八在透過各種戰術與陣容來測試YM,看看他們到底適合什麼風格。
不過每次新戰術,YM都是先試一小局,如果輸了就在下一局改換他們最擅長的前期進攻;贏了就繼續試陣容——不過他們運氣不太好,經典倒黴蛋,每次試陣容都是輸。
幸好只是一小局,寄了也蕪所胃,開下盤就行。
這種失利並非毫無意義,YM教練組透過不同的戰術陣容來排除選項,最後找到一條最適合隊伍的戰術選擇。
而在迎戰RNG的賽前會議裡,紅米和狗八就提出了另一個新思路。
從總體戰略上來講,把YM的比賽劃分為大龍前與大龍後這兩個階段。
納什男爵誕生之前,YM和往常一樣,用他們最擅長的前期進攻碾壓對手。
而從19分鐘開始,YM野輔開始在大龍坑附近佈置視野,等上中AD這三個C位拿到兩件成型裝備,準備強行逼大龍團。
不管拿到還是丟掉大龍,YM在納什男爵從召喚師峽谷中消失的這7分鐘裡,他們都會打轉線運營。
拿到大龍三路分推,利用BUFF將野區和防禦塔資源統統掠奪乾淨;丟掉大龍,就後撤在己方野區佈置好眼位,趁著對手吃完大龍回城的功夫,先把能吃到的野怪統統搜刮乾淨,而後開始收縮防守。
戰術聽起來很簡單,但落實到比賽中,眼位具體佈置都很麻煩。
幸好紅米之前執教WE,而狗八在EDE當過分析師,兩隊當時都是主打被動反擊,他們深諳此道,知道其中的細節點,給YM隊員安排得明明白白。
而在陣容方面,由於一切戰略都圍繞大龍來進行佈置,比賽結束時間點大致放在28分鐘前後,那就著重給YM選擇中期發力的英雄,讓陣容與戰略相輔相成。
其中,金貢要拿那種具備輸出能力的角色,這是西巴人擅長的打法,就算前期抗壓,他中期還是能依靠團戰理解發揮出不俗作用;
野輔偏向於開團工具人,定位就是前排承傷與提供控制,正好對應了之前拳頭對餘震的加強,這種開團工具人越來越受職業戰隊青睞;
而雙C作為隊伍主力輸出,最好選用兩件套就可以發力的中期英雄。
這樣構成雙前排(野輔)+中期發力的雙輸出(中單和ADC)+靈活變通補足輸出或者控制的角色(上單)。
上一局,這種戰術大獲成功,上單凱南、打野巨魔、中單吸血鬼、下路大嘴加錘石的組合,在中期大龍團戰直接沖垮了RNG。
總體來說,紅米和狗八這套戰術就是在前期任由選手發揮,他們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和隨機應變能保證隊伍在大多數對局中都拿到前期優勢。
而進入中期之後,則比較強調規範合理化運營——因為這個時間點,比賽雙方都在圍繞納什男爵這個中立資源做文章,如何利用大龍讓己方收益最大化是YM教練組著重解決的問題。
這和去年的EDG截然相反,EDG教練組是隻教前中期戰術,等大龍降臨就得各憑本事了,隊員在沒有成熟戰術和指揮的情況下,被一萬經濟翻盤也不算稀奇。
原本YM壓制對手的手段簡單粗暴,拿了大龍就利用提供的增益屬性去開團結束遊戲;而如今紅米想讓整支戰隊圍繞經濟的‘勢’來殺死比賽,一切都以經濟,以及經濟產生的裝備差距為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