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規矩,從某種意義上說也就是服從,“個人服從組織,少數服從多數,下級服從上級。”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如此等等,要而言之,也就是要服從。
人們都喜歡自由,不願服從。但人們也深深體驗到,沒有服從,也就沒有自由。所以世界上很多國家越是強調自由,越是講究法律秩序,也就是越必須懂得服從。
美國被視為自由國家的代表,美國人性格也比較隨和自在,大大咧咧,惹是生非,很有幾分牛仔習氣,不像歐洲人那樣規矩。但美國的規矩,也可以說是多如牛毛,而且執行得很嚴格。
美國被稱為“車輪上的國家”,汽車總量和人均擁有汽車量世界第一,這是美國發達的象徵,而且也是美國人喜歡自由的象徵,但在美國開車,則很不自由。特別是開卡車,那更讓你很難將自己想像成一個無拘無束的牛仔。
據美國《交流》雜誌的一篇文章介紹,在美國,卡車司機平均一個星期有15~20個小時必須進行非駕駛性的活動。其中一項主要活動,就是填寫駕駛日誌。卡車司機必須以每15分鐘的間隔記錄一天24小時的活動,這些花在文字工作上的時間是令人厭煩的。花費在保養卡車上的時間也是如此。列出了200多條“停運”標準——從制動液滲漏到線路受損——其中任何一條都可能成為政府部門在路旁檢查中取消你的車輛運營資格的理由。如果你被攔截下來接受北美標準三級駕駛員檢查程式,你將要出示你的駕駛執照、醫療檢查證明、納稅記錄、駕駛員每天的車檢報告、定期檢查記錄、託運檔案或提貨單、收據或其他要求檢查的檔案。如果你使用助聽器,檢查者還會讓你證明你隨身攜帶著一個備用的電源。
不要以為這樣就完了,很多運輸公司已經透過衛星來搜尋其卡車的行蹤,司機們稱其為“被跟蹤”。如果你在一條道路上高速行駛,或者你在一個鐵路道口停了一下,甚至你最後一次停車加油時沖澡用了多少時間,運輸公司的排程中心的一幅電腦掛圖上都可以即時顯現出來。他們並非在意你的車,他們是在監視你的一舉一動。
所有這些事情——文字記錄、檢查、衛星定位,都是有其原因的。貨車運輸公司和託運人必須透過減少運輸過程中所浪費的每一分鐘來維持其競爭力。政府的規定,則是對安全問題作出的一種反應。1981年美國解除對貨車運輸業的管制後,與貨車運輸有關的事故和傷亡也同時猛增。解除管制的市場使置道路行駛安全於不顧的暴發戶和不法分子有了更多的可乘之機。採取上述措施後,涉及牽引式掛車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目從1985年後穩步下降。1985年,這類事故死亡人數為4517人,當時卡車年行駛里程數為700至800億英里。即每億英里死亡人數約為56~64人。到1995年,死亡人數降至3576人,而年行駛里程數則升至1150億英里。即每億英里死亡人數降至31人。
美國卡車司機所受到的管理,用一位美國人的話說,如果是其他人,“非讓他向其國會議員大聲叫冤叫屈不可”。但為了安全,也為了生計,卡車司機們都樂意接受這種管理。一些組織還認為,卡車的事故仍然太多,還要進一步加強管理。
這種現象進一步證明了馬文·佩裡在《西方文明史》中所寫的一段話:“生活在西方民主制度下的人們,在承認自由與個人主義的同時,維護著一個能像鐘錶一樣準確地提供生活必需品的社會。在他們的政治哲學中,隨時準備服從法律和秩序,這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現象。
自由和個人主義並不否定社會合作和有組織的工作。”這兩方面的結合,就像在德國盛行的一句口頭禪所說的“懂得如何服從,你就同樣可以成為主人。”
諾基亞在強調個人力量的同時,更強調服從的遵守,以便可以形成強大的團隊精神,提高競爭力,讓每個員工既能保持旺盛的鬥志和嚴謹的作風,又能提高效率,成為諾基亞公司的主人。
諾基亞公司的名字起源於位於芬蘭南部的諾基亞河流,最早的業務是在這條幸運之河的側旁做一些木材和橡膠生意,後來慢慢地過渡到電纜電線,1986年推出“成敗在此一舉的產品”——“諾基亞”手機,到1998年,諾基亞已經超過了老牌的手機生產商摩托羅拉,成為世界第一大行動電話製造商。
諾基亞有句“科技以人為本”的廣告語,這句話同時也是諾基亞公司內部管理之道。
對於“以人為本”,諾基亞的一個解釋就是:“你們具有最大的自由”。在諾基亞內部,每個員工都服從這一“自由”,可以不透過老闆自己做出一些相應較小的決策。諾基亞鼓勵每個人發揮他的專長、他的想像和他的管理理念,在市場資訊的反饋過程中,可以一邊上報,一邊按自己的想法做出一定範圍內的反應。諾基亞採取的這種“循序漸進”的方法形成了諾基亞的一大優勢,就是市場反應特別快。一種手機出來後,初期的市場評價、銷售群體等問題在反饋回來時,在相關的技術部門或銷售部門就可以得到一定的修改和調整,這樣就大大增加了產品改進環節的效率。可以說,永遠讓最具有相關理論和實踐的人做決定,是諾基亞管理的一大提高效率的法寶。當然,這種發揮個人創造力和反應力的方法,必須以一定的企業內部的制度和量化標準為前提,如果你的方法在超過一定時限或一定的經濟指標還沒有發揮效應,那麼就必須放棄。
一個禮拜天的早上,阿肯色州一家沃爾瑪連鎖店的藥劑師吉姆在家裡休息時接到商店同事打來的電話,說他的一名客戶(糖尿病患者)不小心把購買的胰島素扔進垃圾處理箱裡了。糖尿病人如果缺了胰島素,將是十分危險的。吉姆馬上趕回商店,開啟藥房,填寫了那名客戶的處方,將藥給病人送去。
這隻體現了沃爾瑪店員所嚴格遵守的“太陽下山”規則中的一條。沃爾瑪各連鎖店的生意都十分好,店員十分忙碌,而當天的事情在太陽下山之前必須做完是每個店員必須達到的標準,不管是鄉下的連鎖店,還是鬧市區的連鎖店,只要顧客提出要求,店員就必須在當天滿足顧客。這就是沃爾瑪的工作原則。
“太陽下山”規則是沃爾瑪的創辦人薩姆從“今天干的事為何拖到明天”這句美國諺語中總結出來的,今天它仍是沃爾瑪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顧客一提沃爾瑪的店員,無不伸大拇指的原因。
沃爾瑪本人也不因為自己的富甲天下而使他的子孫成為遊手好閒、無所事事之輩。為此,他和夫人付出了不少心血。他們堅持生活在小鎮,因為他們就是在這種樸實而風氣良好的社會環境下成長起來的。他們的另一個目標是讓家庭和睦溫馨:夫妻倆絕不爭吵不休;從不強迫孩子做他們不願做的事,包括他們希望繼承產業,但必須像父親那樣努力地幹活;重視花時間全家外出旅遊或野營;還讓全家每一個人都為商店工作,薩姆說,這是“我們家與其他人家的惟一區別”。這樣,“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無時無刻不受到傳統價值觀的教育:
堅信努力工作、誠實、與人和睦相處、勤儉節約的重要性。”當他的四個孩子在2001年全部進入全球十大富翁行列時,沃爾頓對子女的教育,也像他所創辦的沃爾瑪一樣,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正是由於沃爾瑪的店員懂得如何服從“太陽下山”規則,沃爾瑪的服務特別周到,顧客十分滿意,而沃爾瑪的員工同樣成為快樂的小主人,時常受到顧客的讚美。沃爾瑪公司如此,他本人更是如此,他的四個孩子受到他們的教育和影響,也一樣成為成功的主人。
懂得如何服從,不是扼殺了自由,而是尋找自由,在原則這個大家庭中更好在成為一個主人。
我們每一個人都不是孤立地存在,單位裡有組織,朋友裡有圈子,如果只強調自己是主人翁,沒有服從意識,最終每個人都會淪為無序狀態下的奴隸,難以做成任何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