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有威信的人,別人都願意幫助他,而嚴謹的做事風格正是樹立威信的必要條件。孟子曾說過一句話:“人必自侮,人方侮之。”太自輕自賤了,連上司也是看不起的,威信已經成為你一份不可缺少的人格魅力。有時,由嚴謹創造出的威信彷彿似一塊盾,防禦著外人的侵襲。
漢武帝在歷史上被稱為具有雄才偉略的大帝,他對大臣以嚴謹著稱,史書說他:“上招延士大夫,常如不足;然性嚴峻,群臣素所信愛者,或小有犯法,成欺罔,輒按誅之,無所寬假。”即便是他所器重的大臣,他從來也是視同僕役。大將軍衛青是衛皇后的弟弟,在抗擊匈奴的戰爭中,功不可沒,最為漢武帝所器重,滿朝公卿,功業地位無出其右者,可就是對這樣一位國之棟樑,他依然缺少一點起碼的禮敬。有時當衛青向他奏事時,他竟然蹲在廁所裡相見。
面對著漢武帝的淫威,當時有個大臣曾當面怒氣衝衝地指責他說:“陛下求賢倒是挺勤的,可還沒等到人才發揮出應有的才能,就將他們給殺了。人才畢竟有限,而您的殺伐卻無休無止,我擔心這樣下去,賢才會有被殺盡的一天,到那時,陛下同誰一起去治理天下呢?”漢武帝滿不在乎地笑著說:“什麼時候沒有人才?就怕沒人能發現他們。只要能夠發現還怕會沒人才!所謂人才,如同一件器具,有才而不肯發揮,與沒有才一樣,不殺留下幹什麼?”那個大臣依然氣不能平地說:“臣雖不能說服陛下,但思想上依然以為這麼做是錯誤的,希望陛下從今以後加以改正,不要以為臣愚蠢不懂道理。”
這位不計個人生死利害,敢於拂逆的人是誰呢?他叫汲黯。他為官嚴正,不畏權勢,不迎合諂媚,敢於面折廷爭。對於當時功高位重的大將軍衛青和皇太后之弟、丞相田蚡,別的大臣見了無不跪拜,只有汲黯,一揖而已。有人勸他說:“天子有意要讓滿朝大臣對大將軍甘拜下風,大將軍的地位也的確貴重,足下不可以不拜。”汲黯說:“如果大將軍的客人中有的只是以一揖見禮,難道大將軍就不貴重了嗎?”衛青其人,倒是一位十分謙和大度的人,他聽了以後,反而越發看重汲黯,經常向他請教。
有一次,漢武帝又要招攬文學儒者了,並宣稱自己是如何如何的重視人才。汲黯當場駁斥道:“陛下內心裡私慾甚多,而外表上卻做出一副要施行仁義的樣子,就這樣,您還說要以上古時期唐堯虞舜為榜樣嗎?”當時將漢武帝說得下不來臺,滿面怒色,拂袖而去。在場的公卿大臣一個個為汲黯捏了把汗,紛紛指責他。汲黯說:“天子之所以需要我們這些公卿大臣作為輔佐,難道只是為了讓我們阿諛奉承,陷國君於不仁不義的境地嗎?我們既然處在這樣的位置上,如果只是一味地斤斤計較於個人的得失,那麼,國家受到損失怎麼辦呢?”被他當面駁斥的漢武帝回到後宮,自己給自己找了個臺階說:“汲黯這個人,真是太死心眼了!”
由於汲黯的嚴謹,連不可一世的漢武帝對他也不得不禮讓三分,上面說過,他接見衛青有時在廁所,接見丞相公孫弘有時也衣冠不整,隨隨便便,惟有對汲黯,不是衣冠楚楚,從來不敢見面。有一次,汲黯來得突然,漢武帝沒有戴帽子,連忙退避到帷帳後面,吩咐人接受了他的奏請。
漢武帝雖然以嚴謹著稱,可他還頗有點容人的氣度,對一再頂撞他的汲黯,雖然也曾降過他的職,貶過他的官,可後來還是起用了他,而且是重用。
汲黯的做事風格正應了孟子的話,人必自重,人方重之。只有自己的骨氣硬,別人才會看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