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於小寶一起乘船抵達這裡的還有來自廣州的一些商戶代表,他們早早抵達這裡的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提前在這裡圈地開始修建自家的商棧。[棉花糖]
海漢之前在珠江口修建的萬山港轉運點雖然也能給大明海商們提供便利的轉運服務,但當地的港口規模著實小了一點,並不能滿足海漢與大明之間日益擴大的貿易需求。而且萬山港是民團下轄的軍事管制區,不但對到港的船隻和人員有著諸多的限制,而且也不允許商人們在島上自行圈地修建商業設施,商人們只能租用島上已經建好的倉庫、商棧等設施,這無疑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商人們的經營成本。
香港島的開發建設將會改變這種現狀,今後萬山港的作用會趨向于軍事方面居多,而貿易和貨物轉運的功能則會更多的由香港島這邊的港口來承擔。目前海漢在香港島西南所劃定的地盤,比起勝利港初期建設的時候還更小一些,要平均分配給幾十家商戶,每一家所能獲得的面積並不會太大。但執委會的目標是在不久的將來吞併整個港島,屆時莫說幾十家商戶,就算幾百家進駐也綽綽有餘。
當然這些商戶所看中的並非香港島本身所具備的地理優勢,而是現在開發工程的主導方是海漢。海漢在港口開發方面的能力已經有三亞兩處港口的實證,並且商業信譽也讓人無可挑剔,如果是換作地方官府來主持這件事,那恐怕就真的會應者寥寥了。
港島北邊的明軍水師駐守部隊顯然也聽到了一些風聲,在最初的幾天還派了幾艘船過來巡視,然而當他們在鴨脷洲外海碰上了海漢海軍的兩艘“探險級”戰船之後,立刻就打了退堂鼓——海漢海軍這邊當時很不友好地開啟了船舷炮窗,露出了一整排黑洞洞的炮口
。明軍的幾艘船加在一起,才總共有兩門小口徑銅炮,當然不敢跟海漢這邊炸刺,帶隊的軍官一聲令下,明軍的戰船就迅速離開了這片危險的水域,轉回北邊去了。
民團海軍當然並沒有跟明軍水師發生武裝衝突的心思,這麼做的目的更多的還是為了展示肌肉。隨著這個海港的開發,會有大量的財富和人口湧入當地,而一貫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地方駐軍,恐怕會難以避免地把主意打到這邊來。早一點展示出肌肉,也好早一點絕了某些人不安定的心思。
除了武力威脅這種硬手段之外,海漢這邊也同樣準備了一些軟措施來瓦解島上大明駐軍的戒備心。透過小恩小惠來拉攏明軍,這類的手段在瓊州島上已經有了多次的成功經驗,而對於經濟狀況窘迫的大明軍隊而言,這些收買手段直接而有效,並且很少會遭到拒絕。再加上有羅升東這個“顧問”提供支援,相關部門在操作的時候也不會因為對大明軍職的編制不明而出現送禮送錯了物件的狀況。(無彈窗廣告)
執委會並不指望島上的大明駐軍會在短時間內主動撤離,這也不是他們自己所能決定的事情,調離這些駐軍,恐怕要得兩廣總督王尊德親自下令才行。而目前執委會還沒打算暴露出吞併整個香港島的意圖,在現階段只要跟島上的明軍保持相安無事的狀態就好。當然如果能拉攏一些明軍士兵,特別是水軍裡的水手船員,讓其加入海漢海軍的隊伍從而達到瓦解對方戰鬥力的目的,那自然是最好不過的方式。
但明軍的數量少,並不代表執委會對於這塊區域就會放鬆控制。事實上在此之前透過了軍委提出的陸軍擴軍方案之後,廣東軍區的籌備工作就已經在進行之中了。儘管一個營的編制稱作軍區實在有些誇張,但不管是執委會還是軍委,對於這一步的邁出還是相當的重視。
在此之前廣東附近的駐軍都較為零散,除了萬山港上駐有陸海兩軍之外,番禺的移民轉運基地和駐廣辦都有少量民團戰鬥人員駐紮。而隨著海漢在大陸地區的控制區域逐步擴張,之前的兵力配置已經不太能夠滿足現今的安全防禦需要了。別的不說,光是軍方準備在鴨脷洲興建的炮臺和其他軍用防禦設施,就至少需要駐紮兩個連的作戰人員才夠,而這還不包括未來守護香港島周邊水域的海軍在內。
按照軍委的意圖,海漢在珠三角的駐軍數量必須要有足夠的能力確保幾處主要據點的安全——至少要能保證海漢在廣州的利益不會遭受到毀滅性的打擊
。除了在當地駐紮軍事人員的數量要有所提升之外,更重要的是各地的駐軍必須能做到相互協調,接受統一的指揮。
目前軍委屬意的廣東軍區領導班子仍然是最早前往該地區的虞堯和蕭良二人。這兩人都是軍人出身,職業素養較為過硬,在廣州也已經駐紮了兩年時間,搭檔的時間也足夠長了,對於當地的各種情況都較為熟悉,也參與了民團在大陸地區的歷次軍事行動,擁有一定的實戰經驗,可以說基本挑不出來明顯的短板。而目前駐守萬山港的青年軍官陳一鑫,則極有可能會水漲船高地跟著升級,由現在的萬山港軍事主官升任為廣東軍區的陸軍指揮。
當然僅僅只是陸軍的擴編還不夠,海軍也必須有相應的擴編方案。事實上海軍的擴編計劃還早於陸軍獲得執委會的認可,但由於海軍的計劃涉及到大量戰鬥船隻的建造工作,成軍週期較陸軍要長得多,時至今日,海漢海軍真正意義上的第一艘主力戰艦仍處於舾裝階段,還有大量的建造工作沒有完成,因此海軍的擴編計劃也相應滯後。
王湯姆所規劃的廣東軍區下轄海軍部隊至少要有一艘1500噸級蒸汽輔助動力戰艦作為旗艦,而目前看來要實現這個方案至少還需三至五個月的時間,這個時間表還得所有的安裝除錯工作都能順利完成才能實現,如果中間要是出了什麼故障岔子,向後再繼續推遲也並不會讓人覺得意外。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限制了海軍的擴軍計劃,那就是在海漢民團控制之下的現有港口都無法長期停靠一整支的艦隊,就算萬山港也是如此——如果一艘未來的主力戰船駛入萬山港那狹小的港區,會發現在裡面想調轉一下身位都會非常困難,而這樣顯然會不利於戰船在緊急狀況下的出航。
建成之後的港島新港口顯然就不會有這樣的問題,進出海灣有一南一北兩條航道,遮蔽海灣的鴨脷洲上還會修建岸防炮臺作為掩護,戰船停靠在這裡的海灣中顯然更為妥當。
於是兩方面的原因就使得海軍的擴軍計劃不得不因此而推遲到來年,就算目前海軍已經開始整訓人員,為接下來的旗艦試航工作做準備,但廣東軍區海軍的正式成軍時間估計還是會大大地落後於陸軍。不過儘管如此,民團海軍已經調了幾艘戰船進入港島西南的東博寮海峽,每日就在港島與南丫島之間海域來回巡邏,將這片區域率先納入到海軍的控制範圍之內。
當天入夜,於大山提著一瓶從勝利港帶過來的“三亞特釀”和一包花生米,走進了港灣東頭的幹部居住區
。這裡的所謂幹部居住區其實也就是從大本營運過來的活動板房所搭建的集體宿舍,但對於於家父子這樣的身份來說,能住進這種板房本身就是一種身份的體現,他們並不會對房間裡簡陋的陳設有什麼不滿。
工程指揮部考慮到父子倆的實際情況,便分了一間單獨的宿舍給他們,這在歸化民當中已經算是非常優厚的待遇了。房間裡就只有一張雙層床,一個衣櫃和一套桌椅,面積不過八九個平方,連慣常所用的太陽能led光源都沒有裝配,只有油燈一盞作為照明物。
“事做完了嗎?”於大山進屋的時候見兒子還在油燈前伏案寫東西,便順口問了一句。
“馬上就好。”於小寶頭也不回地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