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說完一段,下面都會有熱烈的掌聲,雖說有些老套,但畢竟是大喜事不是麼?
直到發言權交給了周瑞。
周瑞接過麥克風,看著下方一個個面孔。
他本來也有稿子,但剛才一板一眼的主持,搞得他有些膩歪。
想了半天,最終只化作了一句話:“諸位,我們做到了。”
口語化的表達,讓眾人稍稍有些沒反應過來。
但緊接著,是雷鳴般的掌聲。
和之前不同,熱烈鼓掌的人們,臉上不自覺的浮起了笑容。
周瑞抬了抬手:“想笑就笑出聲來!你們值得一次暢快大笑!”
先是三三兩兩。
後是熱烈暢快!
“哈哈哈!”
“我們做到了!”
“鯤鵬!鯤鵬!”
甚至還有興奮的年輕人,吹起了響亮的口哨。
周瑞沒有等笑聲平息,而是拉高了自己的音量,讓所有人都能聽清自己說的什麼。
“幾個月前,我說過我會給所有人一個交代,我給了,而你們也給了我一個回答。”
“我們完成了人類工程史上的一個奇蹟,這個成就註定會被載入史冊。當然,需要在合適的公開時機。”
“繪圖室計劃、雲房計劃、北冥計劃,一步步走來,感謝各位的支援。”
一旁的林廣榮和楊如彬對視了一眼,也忍不住笑著鼓起掌來
這份快樂和自豪,不光光屬於鯤鵬專案組,也屬於他們這些在幕後支援的人。
只有掌聲,算什麼表彰大會?
掌聲、笑聲、歡呼聲一樣都不能少。
鯤鵬專案組,榮獲國防科技集體特等功。
組內400餘人,還湧現出了四個國防科技個人二等功、兩個三等功。
試飛員獲得軍職二等功。
所有人的履歷中,都會增添榮耀的一筆,在他們日後的人生中,增添很多助力。
補貼、獎金、履歷、職稱、評選.大家都會在各方各面受益。
畢竟是數百人的獎勵,指望一夜暴富什麼的也不現實,但他們的努力值得這些獎勵。
另外,張援朝因公致傷,榮獲國防科技個人一等功。
這是在蓉飛和周瑞共同的鼓勵下爭取到的,也是對這位老專家一身功勞的追補。
雖然對於張援朝本人可能已經沒有什麼意義了,但卻可以讓他的家人日後能有更多的優待。
在屬於“人”的表彰結束後,“專案”本身,也還會獲得更多榮譽,比如國家科技進步獎一類的,不過那些週期較長,容後再表。
————————
一天後周瑞戴著墨鏡,坐在雙流機場的候機大廳。
人來人往,無人關注他。